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9日電 (羅晶 嚴光濤)9日從綿陽市游仙區委宣傳部獲悉,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游仙區仙鶴鎮黨委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沉下身子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困難,通過開展“三進三問”活動、紀委雙聽雙問活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在便民服務上做“加法”,推出新冠疫苗接種便民服務模式,助推廣大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連日來,在仙鶴鎮柏林社區,每到清晨7時許,總有一抹“紅”如約出現在社區高齡老人的家門前,這群身穿統一紅色馬甲的人就是該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在他們的攙扶下,老人們統一乘坐專車到鎮中心衛生院接受新冠疫苗接種。

將老人們安全送達指定接種點,并非此次黨員志愿服務的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隨后,攙扶老人有序入場、幫助老人排隊取號、填寫核對個人信息、提醒接種注意事項、留觀接種反應、安全護送返回……這是每日社區黨員志愿者針對轄區高齡、行動不便的群眾,量身定制的疫苗接種接送志愿服務的全過程。

“社區高齡老人全部完成疫苗接種,感謝各位的辛勤付出,大家辛苦啦!”8月7日19時許,隨著柏林社區黨委書記唐克敬這條消息的發出,標志著該社區高齡老人全部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針的接種。打開唐克敬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96名高齡老人的名字。原來,每當一名老人完成接種,唐克敬就會在筆記本上寫下老人的名字。“截至8月7日,除去9名由于身體原因無法接種的老人外,社區高齡老人第一輪疫苗接種任務全部完成。”唐克敬說,當前國內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接種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在完成高齡老人第一針的接種后,他感覺心里更有底了。
據仙鶴鎮副鎮長董美辛介紹,自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將該項工作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頭等大事來抓,在“細”字上做文章,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創新實行“5+2”無休日接種、“白+黑”延時接種、“固定接種點+移動接種點+專車接送服務”等多種便民接種模式,靈活便捷的接種模式有效解決了群眾在烈日下、在風雨中排隊等候和現場擁擠的情況,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為仙鶴鎮疫苗接種增添了一份溫暖,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據統計,截至8月8日17時,仙鶴鎮疫苗接種已達14600劑,其中,第一劑接種8274劑,第二劑接種6326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