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5日電 (王世良 孟杰)8月,漫步在涼山州會東縣滿銀溝鎮大坪村,天高云淡,微風拂面,涼爽宜人。目之所及,一片片孕育著豐收希望的農田、一間間錯落有致的民居、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一個個勤勞耕作的身影……讓人頓感心曠神怡。伴隨著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縱深開展,整治初顯成效,一幅優美、清新、幸福的美麗宜居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現在房前屋后都干凈整潔,路邊的樹木也長得很好,空氣也很新鮮,整個心情就很好……”大坪村村民朱興蓮看到這些年大坪村的變化開心地說道。然而在前幾年,大坪村卻是另一幅景象。

“前些年村子里面的環境衛生很糟糕,大家也缺乏環保意識,塑料袋、廢棄物隨手亂丟,村子里面也沒有像樣的垃圾池。”朱興蓮的丈夫寧顯安回憶道,“家家戶戶都把柴到處堆,淋雨之后腐爛的水到處流,空氣里面都彌漫著一股子爛木頭的味道,很難聞……”
隨著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持續推進,大坪村村兩委從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入手,結合村莊實際,創新環境治理思維,由點及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用心用情著力打造干凈整潔的秀美鄉村。
大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寧顯彪介紹,針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村莊成立抓城鄉環境整治落實的專班小組,形成“常職干部包片、其余村組干部包戶”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星級考核制度,實行“群眾自籌、上級補助、戶主投入”的資金保障機制,并鼓勵全村群眾參與環境綜合整治;組建了環衛隊、村民自主隊和公益性崗位;制定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將村組干部工資每月掛20%作為獎懲,由監督委員會主任負責督查和執行。
截至目前,大坪村新建垃圾池4個,投放垃圾箱40余個,聘請6名保潔員,設立1個公益性崗位。
“一個月要進行5、6次大掃除,平時是哪兒臟就打掃哪兒。”大坪村保潔員代成秀笑道,“現在大家覺得環境很好,在這生活很舒服,我就覺得很高興!”
同時,大坪村還在“點”上工作下功夫。依托村群眾會儀、發放宣傳單等方式進一步增強村民環保意識;在全村范圍內定期開展模范評選活動,通過“四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帶動村民共同維護環境;同步持續完善村規民約,大力推進“四改”工作,全村上下形成了講文明、愛衛生的新風尚。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重大民生工程,需要長治久抓。大坪村的變化僅僅是會東縣開展城鄉環境治理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妙筆繪新顏,美景入畫來。近年來,會東縣始終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打出以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的組合拳,從民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重點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清掃、生活垃圾清運、河塘溝渠清理、禽畜養殖糞污等廢棄物清除、農業面源污染減排以及道路沿線綠化,全面落實河長制。
會東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攻難點,著力推進美麗鄉村由一村美向村村美、由一時美向持久美、由外在美向內在美、由單項美向綜合美轉變。同時,會東將上述工作與愛國衛生運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等相結合,城鄉一體推進,全縣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展現出一幅“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