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3日電 (起鈺婷)為充分利用成都大運會這個國際交流平臺,推動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23日,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外事聯絡部、新聞宣傳部聯合主辦的“跟著大運學英語”大運語言服務惠民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蓉舉行。
當前,為充分發揮重大國際賽事的乘數效應,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高水平創造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成都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有力有序推進大運會各項籌備工作。為踐行大運語言惠民,成都大運會將送出哪些“大禮包”?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外事聯絡部相關負責人向市民正式發布大運語言服務惠民系列活動的主要內容。

大禮包一:《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漢英公示語匯編》
當日,成都大運會官方出版物——《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漢英公示語匯編》正式亮相。匯編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外事聯絡部聯合市委外事辦推出,經行業專家推敲審定,由時代出版社編輯出版,匯入了4000多個“大運詞條”和“成都詞條”。從大運會18個賽項、49個場館,到古蜀歷史、天府文化;從“籃下轉身上籃”到“向內翻騰3周半”;從高大上的國際大體聯到充滿煙火氣的川菜川酒川茶、火鍋串串缽缽雞,生活工作中用得到的英語表達,都在這本書里。
大禮包二:大運術語
為規范英文表達,提升翻譯品質,外事聯絡部建立豐富實用的成都大運會術語庫,對大運會常用術語進行了梳理、分類、規范和翻譯,并針對從譯員到工作人員到全體市民的不同使用人群,拓展了線上+線下多種應用場景:一是按照三級分類體系整理呈現的在線數據庫,該庫以中英、中法、中俄、中西的形式對照呈現,具備篩選和檢索功能,專業譯員可以通過訪問鏈接隨時隨地取用。二是按組織架構、縮略詞、場館信息表、賽項知識等18個類別編印的中英對照術語折頁,其中包含了最常用、最核心的大運詞匯,以活頁口袋本的形式呈現,方便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隨身攜帶、現場應急。三是在成都大運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紅星新聞、國際蓉等媒體平臺發布18期術語專欄,除核心詞匯外,還將針對不同主題進行知識普及,方便各行各業的市民學習了解賽會相關背景信息。

大禮包三:“大運小譯”多語手機智能翻譯軟件
當日,外事聯絡部為成都大運會“量身定制”的“大運小譯”多語手機智能翻譯軟件擴大測試版亮相,這也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歷史上首次推出的即時語言服務軟件。“大運小譯”APP除了包含傳統的文本、語音、拍照等翻譯功能以外,更是定制了急救包、大運術語、工作語言包等大運會專用功能。其中,急救包是為境外參會客戶群提供的10個對話場景的應急100句,工作語言包是各工作部根據賽時可能遇到的各類服務場景梳理的對話,旨在為賽時人工翻譯服務做好補充,為廣大市民、參會客戶群和工作人員帶來更快捷、更安全的溝通渠道。

大禮包四:《成都大運會參賽國家/地區名稱及旗幟手冊》
發布《成都大運會參賽國家/地區名稱及旗幟手冊》,啟動有趣有料的“學國名,識國旗”活動。手冊豐富有趣,干貨滿滿,匯集了174個國際大體協會員國家與地區的英文和中文名稱、代碼和旗幟,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會旗,國際大體聯會旗,組委會會旗,以及旗幟的不同樣式、懸掛方法和應用場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