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4日電 (衡歡)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時下正值春耕生產重要時節,西充縣各地搶抓農時,持續掀起春耕春種熱潮,廣袤田野處處繁忙,一幅幅“春耕備耕圖”徐徐展開。

近日,在西充縣仁和鎮丹桂埡村糧王生態農業種植基地,只見旋耕機在水田里來回穿梭,除草、翻土、平田,伴隨著陣陣轟隆聲,一塊塊水田被翻耕平整。
“我們今年將試種300畝新品種——巨型水稻,這種水稻有一人高,最高可以長到2.2米,畝產可達800公斤,秸稈還可以用來做養殖飼料。”田坎上,糧王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成木指著剛翻整一新的水田表示,今年該公司預計栽種有機水稻、巨型水稻等2200畝,產量1300噸,目前所有基地正積極蓄水整田,預計3月中旬開始播種育秧。
在西充縣關文鎮長路埡村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地,村民們有的在開廂播種,有的在施肥覆膜,忙而有序。

“通過招引業主復耕,退經還糧,將長路埡村曾經管理不善的老弱果園打造成為今年全縣春耕生產示范樣板。”西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西充積極推進耕地保護利用,采取群眾自主復耕、引進主體復耕、集體兜底復耕等方式,整治撂荒地3.8萬畝,有效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非農化”。如今,經過整治的撂荒地春耕生產一片繁忙。
據介紹,今年西充計劃完成糧食總播面65萬畝、總產26.56萬噸目標。為搶抓農時,該縣及早謀劃、過細安排,做好水稻、玉米、紅薯等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規劃,將糧食生產任務層層分解到村、社,細化到農戶和田間地塊,實行掛圖作戰,確保糧食生產任務落地落實,積極營造備戰春耕、推進糧食生產的濃厚氛圍。
目前,西充全縣儲備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約710噸、農藥72噸、肥料約1.62萬噸、農膜610噸,農資儲備充足,市場化調控滿足需求。同步抓好農業執法,開展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組織技術指導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示范現場培訓,做到技術培訓到村到戶;全力促進大春生產不誤農事、不誤農時,帶動全縣糧油優良品種普及率達96%以上、實用增產技術推廣達到86%以上,為全年農業豐收、穩產增產奠定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