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0日電 (李靈越 李欣彤)大地回暖,春光明媚,近日,位于綿陽市平武縣平通羌族鄉的果梅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內,萬畝梅花迎春綻放,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嗅梅香、賞梅花,感受早春氣息。
倚梅春香園農家樂坐落在半山腰的梅林之中,已經接待了幾批游人,農家樂的主人徐麗忙得不亦樂乎,臉上始終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梅花從2月初開花到3月下旬,一共有兩個多月的花期。望著往來的游客,徐麗一邊招呼客人,一邊介紹:“我們就靠花期掙錢,往年的收入有三十多萬元,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有十多萬元,我們算是吃上梅花‘旅游飯’了。”
和徐麗一樣吃上梅花“旅游飯”的,還有當地村民。“平時在外打工,這兩個月我們就回來幫忙,一個月工資4000多元,加上出售果梅、蜂蜜等農特產品,一個月收入6000多元。”劉幫強既是倚梅春香園的員工,也是當地村民,說起收入,他十分開心。
據悉,平武縣果梅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規劃面積7688畝,生豬存欄1600頭,年出欄3100余頭,以果梅種植和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為推動園區建設,近年來,當地不僅搶修基礎設施,還依托果梅地標,按照“現代農業、農旅融合、城鄉統籌”總體發展思路,高標準制定園區建設規劃,整合資源、凝聚合力,積極探尋鄉村振興路徑。
該園區以新品種示范和古梅林為核心,重點打造了果梅新品種展示區(梅博園)、果梅標準化栽培示范區、農旅結合示范區(親梅園)、古梅園遺傳育種保護區和果梅生豬種養結合示范區等五個功能區,園區業態豐富,亮點紛呈。

“過去,平通的老百姓種植烏梅只是通過售賣梅子賺錢,如今在平武林業生態旅游開發之下,漫山遍野的梅資源已變現為資產。”平武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做大做強果梅產業,培育標準化生豬養殖場的同時,還促進“二產”,通過引進首個果梅精深加工企業威蘭特果小酒,開發“青舞飛揚”等,實現平武農業無精深加工的零突破。與此同時,做大“三產”,深入推進園區景區化建設,利用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優勢品牌資源,大力發展休閑采摘、鄉村旅游、生態康養等新產業。目前,當地已建成“親梅園”農旅結合觀光區和“梅花三弄”精品民宿,發展農家樂、民宿、康養園等40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