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日電(李霞 李小蘭)4月2日,春日暖陽下,走進廣元市利州區龍潭鄉桃園村的以工代賑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正來回穿梭,有序作業;工人們挖掘溝渠、攪拌砂石、壘砌墻體,大家爭分奪秒忙著推動項目建設加速前行。
“我們從去年8月份開始動工,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整理370畝土地,硬化900米公路以及加寬800米道路,每天的用工量有100余人,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堡坎砌壘和排水溝建設,工程已接近尾聲,接下來我們將加班加點趕進度,確保項目在近期全面竣工,這樣村民就能在大春之前趕上播種。”龍潭鄉桃園村茍家坪土地整理現場負責人趙永東說。
桃園村地處廣元市南郊,距離廣元市中心25公里,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然風光和生態資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感受獨特的鄉村魅力。為搶抓鄉村旅游與特色農業的發展契機,當地村干部精準把握機遇,借助以工代賑項目,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推動土地綜合開發整治,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如今,對以工代賑項目帶來的新變化,村民們也贊不絕口。
“我們不僅能在這個項目里務工掙錢,機耕道設施這些都是弄好了的,以后我們種地也更方便了,我們還可以在平整后的土地里種點蔬菜瓜果,這簡直是兩全其美呀!”桃園村二組村民何志榮樂呵呵地說。
“項目建成后,能有效改善桃園村生產生活水平以及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出行條件,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生產生活、鄉村旅游發展、就業創業等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桃園村駐村第一書記仲友林表示,接下來該村將依托國家政策,立足現有條件,進一步提升打造高標準農田,積極引進業主承租經營,讓項目充分發揮實際效益,同時,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發展大戶,吸引當地農戶經營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
近年來,利州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在新時期對于以工代賑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始終堅守“賑”的初心,將以工代賑視為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今,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以工代賑“小項目”,正逐步釋放出巨大能量,有力地推動鄉村振興“大發展”,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強大“杠桿”。接下來,該區將緊緊把握國家以工代賑政策帶來的重大機遇,大力推進農村生產生活與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致力于打通農村生產設施的“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筑牢根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