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4日電 (劉剛 黃嘯 程新珂)近日,四川省冬馬鈴薯生產示范現場會,在自貢市富順縣兜山鎮天府村糧蔬現代農業園區召開。

當天的現場會邀請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和相關企業代表,結合生產實際和技術需求,聚焦糧油安全生產,圍繞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理論授課+現場觀摩+交流研討”的方式,培訓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據介紹,目前正值冬馬鈴薯收獲時節,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冬馬鈴薯機械化收獲并進行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希森3號”鮮薯畝產量達3150余公斤。
“近年來,隨著機械化在馬鈴薯種植、管理和收獲等環節的廣泛應用,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種植成本,提升了生產效能,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富順縣兜山鎮馬鈴薯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兜山鎮天府村糧蔬現代農業園區總面積1.62萬畝,采用“蔬菜+”套種模式,通過“流轉土地+引進企業”雙輪驅動策略,規模化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其中,高標準建成馬鈴薯產業示范基地300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噴灌滴灌、綠色防控、無人機飛防等5項新技術,同步開展“馬鈴薯收益保險”試點,化解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雙重風險。
四川省薯類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潘海平表示,川南地區是馬鈴薯的主產區之一,區位優勢、氣候優勢和經濟效益都非常突出。希望自貢以播種時間、品種優化、田間管理、單產提升、收獲貯運等為抓手,落實全環節技術要點,深挖產量潛力,確保豐產豐收。
據悉,當天還舉行了四川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座談會。大家圍繞提高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抵御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保障農民的收益等主題暢所欲言,為自貢馬鈴薯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