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6歲的袁先生(化名)正準備開始休閑的退休生活,卻在常規體檢時查見“肝臟占位:Ca?”。突然的打擊讓袁先生一家無所適從,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一科求助。經過全面的影像學及病理學評估,袁先生被診斷為局晚期肝細胞肝癌——肝內巨塊型腫瘤直徑達8厘米,且伴有微小轉移灶,已失去手術機會。
“當醫生告訴我,常規治療可能無法控制病情,生存期或許不足半年時,甚至想放棄治療。”袁先生回憶說,自己曾一度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好在獲得了醫護人員的持續鼓勵。
腫瘤一科聯合肝膽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組成的肝癌多學科診療團隊,為袁先生制定了“全身+局部”的個體化綜合治療策略——全身治療采用“靶向+免疫”治療的聯合手段,局部治療則采用了腫瘤藥物濃度更高,對肝內病灶控制更好的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手段。
在“全身+局部”的精準“組合拳”治療下,袁先生規律接受了每月全身治療,同時接受了4次局部灌注化療,目前肝臟腫塊持續縮小至3厘米,生活質量良好,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我一定會好好治療下去!謝謝醫護團隊的努力!”在最近一次的門診隨訪中,看到恢復良好的報告單,袁先生激動地表達了感激之情。
那么,讓袁先生從“絕望到新生”的方法——肝動脈灌注化療,究竟是什么呢?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是一種微創介入的精準治療技術,通過股動脈或橈動脈穿刺,將導管精準置入肝臟腫瘤的供血動脈,持續灌注高濃度化療藥物。肝臟腫瘤90%的血供來自肝動脈,而正常肝組織僅25%-30%。HAIC能精準“狙擊”腫瘤,就像通過“專屬通道”將“彈藥”精準送達戰場,藥物濃度是全身化療的10倍以上。療效更好,安全性更優,并且可靈活與靶向、免疫等全身治療聯合,達到更加個體化的治療效果。
腫瘤一科駱竹媚副主任醫師表示,HAIC為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提供了“絕地反擊”的機會,“我院采用經橈動脈入路技術,術后無需腿部制動,患者可生活自理,極大提升了治療舒適度,這是技術革新與人文關懷的雙重體現。”
乙肝攜帶者、長期酗酒人群、脂肪肝患者應做到定期篩查,以盡早將腫瘤扼殺在搖籃之中。但即便確診,科學的治療方法也可延長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一科作為西南地區HAIC技術的先行者,依托多學科協作診療(MDT)模式,聯合介入科、肝膽外科、影像科等專家資源,常規開展肝臟腫瘤的HIAC、TACE、射頻消融,可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為“絕境”中的患者點亮曙光。(吳平華 李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