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成都市202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
《方案》提出:要深入實施鐵腕治氣,大力推進成都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25年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6天、PM2.5濃度35.4微克每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任務及主要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在協同降碳行動方面,成都將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持續推進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行動,進一步提高電能消費比重。具體而言,將加快各領域新能源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2025年,全市新增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20萬輛以上,全市新增充電樁不低于2萬個,新增劃設7個低碳交通示范區、1個綠色物流示范區。
在控車減油行動方面,成都將加快交通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慢行交通設施建設和共享單車健康發展,全面形成“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低碳交通出行體系。《方案》提出,2025年,將基本淘汰在成都市進行信息登記的國一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至少淘汰8萬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車輛,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類柴油貨車,積極推進淘汰國四排放標準的中重型柴油貨車。
在治污減排行動方面,成都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型材料、先進能源、綠色食品等先進制造業;制定2025年度落后產能淘汰計劃,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推動重點行業規上企業績效先進企業占比進一步提升,力爭全市39個重點行業規上企業環保績效先進占比較2024年提高10個百分點等等。
在清潔降塵行動方面,《方案》顯示,成都將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全市城鎮新建房屋建筑工程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嚴格落實相關行業綠色標桿施工工地技術標準,大力推動綠色標桿工地建設。
同時,按照《成都市道路積塵評價辦法(試行)》的要求,完善道路揚塵監管機制,提高道路揚塵治理精準性,2025年底前,“5+2”城區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平均達到85%以上,其他區(市)縣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平均達到75%以上。加強枯枝樹葉雜草收集、運輸和集中無害化處置,強化露天禁燒工作。還將以餐飲油煙、臭氣異味等為重點,開展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污染問題整治。(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