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2日電 (馬詩雨)12月12日,走進眉山彭山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天圓地方”造型的獨特建筑佇立在江邊,場地內擺放著各種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及展陳深化設計,預計2025年6月建成開館。

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總投資約8.5億元,博物館及配套設施項目占地200畝,其中博物館占地60畝,建筑面積3.63萬平方米,包括出水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標本庫建設工程等,展陳面積約7800平方米。
清代以來的文獻中,多記載明末大西軍領袖張獻忠曾沉銀于此,民間亦有“石龍對石虎,銀子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的傳說。自20世紀20年代起,彭山江口鎮附近便不斷有珍貴文物浮出水面。經過六期考古發掘,江口沉銀遺址已累計出水文物7.6萬余件,這一科學發現不僅證實了傳說的真實性,更揭示了明代歷史的豐富層面。
江口沉銀博物館建成后,不僅將再現張獻忠逃亡線路、江口沉銀情景,也將展出冊封妃嬪的金冊、蜀王金寶、蜀世子寶以及西王賞功金幣等珍貴文物,成為一個集教育、研究、旅游、活動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專業博物館、成都都市圈文化新地標和全省水下考古科普基地。
如今,眉山彭山區正積極推進江口崖墓博物館、江口古街歷史建筑、壁山寺等保護修繕,形成文物遺址遺跡聚合效應,讓文化遺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將加快江口沉銀博物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岷江尖子山航電、江口水鎮、武陽里特色文化街區等項目建設,提檔升級彭祖山景區,打造‘一江兩岸’文旅產業集群。”眉山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位于彭祖山風景區的“星壽野營”露營地,青山連綿,小到飲料、餐具,大到帳篷、桌椅等,都被搬到了森林間。曲折蜿蜒的石板路,把一頂頂精致的帳篷和泛著粼粼波光的池塘分在兩側,恰到好處,游客們三五成群在此靜靜享受冬日午后的愜意時光。

彭祖山是中國傳說中八百歲壽星彭祖及其女兒修身之地,也是世界長壽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位于“長壽之鄉”彭山區東北部。彭祖山四周群山環抱,中心孤峰聳立,山與山之間構成天然立體太極地貌,彭祖墓就處在太極地的陽魚魚眼上。如今,彭祖山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參觀或體驗。
山上一片風景怡人的“綠野仙蹤”,山下古香古色的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地處府河、南河二河交匯處,故名江口,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集鎮。“玩一天下來感覺很充實,不僅可爬山逛古鎮品美食,還能沉浸式感受彭山的長壽養生文化,不虛此行。”成都游客汪磊稱。
從岷江大橋步入濱江大道,眼前,一湖碧水,人來人往,熱鬧不失風情,令人流連忘返。一路上,各色餐飲行業聚集,盡管天氣日漸寒冷,這里依舊人氣旺盛。“江邊夜景很美,還能遠遠看見岷江大橋被璀璨燈光點亮,別有一番意境。”市民陳莉稱,每當有外地朋友來彭山游玩,總會選擇這里接待。
除了濱江大道,位于彭山主城區的南巷慢街、希望城美食廣場、紅星夜市、彭溪河夜市等地同樣人頭攢動。隨著夜幕降臨,多種形式的夜產品在彭山大街小巷輪番亮相,夜市、街區呈現一派熱鬧繁華景象。

城市景區景點大受歡迎,鄉村旅游同樣紅火、民宿市場持續升溫。在彭山區鳳鳴街道金燭村萬家水碾,每到周末,帶著小孩前來游玩的市民也絡繹不絕,不少游客喜歡在山間尋一處空地,沐浴冬日暖陽,和朋友、家人圍爐煮茶,體驗鄉村野趣,享受闊別已久的自在與愜意。
2024年以來,眉山彭山區堅持以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蜀中文博新高地為建設目標,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高優秀文旅產品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擦亮“彭祖長壽”“江口沉銀”文化名片,全力打造“一江兩岸”文旅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