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6日電 人勤春來早,奮斗正當時。春節過后,長虹各工廠都按下了復工復產的“快進鍵”,開足馬力趕訂單、忙生產。走進長虹模塑的“無人”注塑工廠,只聽見機械高效運轉的轟鳴聲。空中連廊上,剛生產出的注塑零部件被直接運往了總裝室....。.整個工廠呈現出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
長虹模塑生產車間的注塑成型工位上,經過4100噸注塑機注塑成型后,一個個100寸的電視機后蓋就被生產出來了。據塑料二廠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4100噸的注塑機是公司于去年年初投入1000萬元購入的,是西南地區最大噸位機床,主要是為了生產85寸及以上大尺寸電視后蓋、大尺寸空調內部結構件、汽車零部件。
“之前的注塑機沒辦法生產這么大的電視后蓋,生產時要幾節拼在一起,這樣難免會有拼縫,不夠美觀。”該負責人表示,新的注塑設備不僅讓生產出的產品厚度更薄、外觀更好、品質更高,更重要的是讓長虹模塑在“大尺寸”模具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這臺“大家伙”之外,長虹模塑還與長虹創新中心、長虹技佳以及外部資源池共同打造了多位一體的CMF創新孵化平臺。從設計開發、資源供應到落地應用全流程無縫銜接,促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讓長虹模塑開拓了更大的市場,也讓其在“顏值”市場上提升了競爭力。目前,除為電視、空調、冰箱等生產塑料配件外,長虹模塑還開展了箱包生產等業務,并已成功開拓了新秀麗、JULY、旅選、途加、pidan等新客戶。
近年來,長虹模塑還通過打造智能生產線,實現了從原材料投入到產品出庫的整個生產流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370臺注塑機上全部配置了“MES系統大腦”,設備實時運行情況都會被及時匯總到監控中心。同時,MES系統的上線也讓產線實現了智能排產、工藝協同、異常預警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質量。
2024年,長虹模塑銷售規模突破20億元,海外市場銷售規模更是創歷史新高,達到近400萬美元。長虹模塑總經理李修平表示,2025年,長虹模塑將進一步提升終端產品競爭力,拓展海外市場,還將持續發力智能制造,提升模具制造能力,兼顧“品質”與“顏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