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6日電 2025年5月,當春風再次拂過多瑙河畔,中塞友誼綻放出一朵又一朵美麗之花。
過去一年,從貝爾格萊德地鐵項目到世博會會展中心,再到國家足球體育場,水電七局在塞爾維亞的7個在建項目,宛如7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中塞友誼之路,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
互尊互信,筑牢合作根基
在貝爾格萊德地鐵場平項目,機器轟鳴,人頭攢動。作為中資企業在中東歐地區中標的首個地鐵項目,這里備受關注。
中方工程師與塞方專家就項目填筑基底土的壓實干密度展開討論。中方總工程師張文進指出,當地土壤含水率高,壓實后的干容重難以達標。塞方專家亞歷山大擔心降低標準會影響后續工程穩定性,張文進解釋說,底基土壓實后的碎石填筑層能進一步密實,即使干容重略低,整體工程依然穩定。塞方責任工程師內納德表示,設計方已確認,認可中方試驗結果,強調中國工程師的試驗數據科學嚴謹,很有說服力。
最終,項目通過優化方案,減少約21萬方基土的改良施工,節約20萬方砂回填,自營段提前8個月完工,整體工程提前3個月交付。
互信的建立,離不開雙方的溝通與協作。
互惠互利,共促發展繁榮
中塞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共同發展。
2025年4月,水電七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橋在塞爾維亞項目開展安全督導,看望慰問一線職工,并召開東歐區域現場辦公會,強調參建各方要提高站位,多措并舉,全力確保高質量如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貝爾格萊德地鐵項目是塞爾維亞人民半個世紀的期盼,建成后將極大改善當地公共交通環境,緩解交通壓力,提升城市生活質量。世博會會展中心將為塞爾維亞帶來更多國際關注和合作機會,國家足球體育場則將為體育事業提供高質量的設施與服務。
而真正的改變與福祉,絕不僅僅是項目建成后的宏大藍圖,更在于建設過程中的點滴積累與潛移默化。
當地一家小型建材供應商表示,水電七局的項目不僅帶來穩定訂單,還幫助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在塞爾維亞國家體育中心周邊基礎設施項目中,水電七局積極采購當地材料,與當地供應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
2024年,水電七局各在建項目聘用當地雇員千余人次,本土化率達80%,組織各類培訓50余次。貝爾格萊德世博會展覽館場平項目工程師米莉卡表示,盡管中塞存在文化差異,但項目團隊給予充分信任和支持,助力她的職業發展。
互幫互助,踐行責任擔當
年初,水電七局為貝爾格萊德蘇爾欽區小學開展捐贈活動,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蘇爾欽區政府主席瑟特萬·舒沙表示,捐贈不僅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更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遠方的關愛。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商務參贊鮑順青稱贊這是中塞友誼的生動體現。

入冬后,一場暴雪席卷貝爾格萊德,附近村莊的道路變得泥濘濕滑。水電七局的青年志愿者們自發組織起來,義務修復破損的路面。當地居民伊萬感慨地說,這些中國年輕人不僅建設了他們的國家,還幫助解決了日常需求,讓他們深受感動。
互學互鑒,共促文化交融
文化是連接兩國人民心靈的橋梁。
在塞爾維亞國家體育中心周邊基礎設施項目部,中方員工與塞方員工共同慶祝中秋節。項目部準備月餅和塞爾維亞特色美食,雙方分享各自國家的節日習俗,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水電七局還積極組織校企文化交流活動。

7月,塞爾維亞尼什大學孔子學院師生走進水電七局項目參觀交流,項目團隊展示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社會責任理念。尼什大學學生蒂安娜表示,這次參觀讓她看到中國企業的專業和溫暖。8月,中國山東大學到訪塞爾維亞會展中心主體結構項目,雙方就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水電七局也在項目建設中融入塞爾維亞的文化藝術,讓項目成為文化交流的載體。
過去一年,水電七局在塞爾維亞的項目建設是中塞合作的生動實踐。未來,水電七局將繼續秉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互幫互助、互學互鑒”的理念,與塞爾維亞人民攜手共進,共同書寫中塞合作的輝煌篇章,讓中塞友誼之花在多瑙河畔永遠綻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