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6日電 (曾雯慧)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僑眷屬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彼此之間的交流,6月5日,瀘州市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龍橋子社區“僑胞之家”與重慶市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僑胞之家”以視頻連線方式聯合開展以“‘僑’手做香囊,共話相思情”為主題的端午節活動。瀘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趙宇光;龍馬潭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平出席活動。

活動伊始,趙宇光與僑眷代表親切交流,并致以節日問候和誠摯祝福。活動現場,瀘州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納溪楊氏香囊傳統制作技藝”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楊麗平詳細講解了端午節的淵源和佩戴香囊的傳統文化習俗。在老師的指導下,僑眷們用準備好的布料、五彩線、艾草等材料學著制作香囊。繡香囊邊、把艾草塞入囊中、上下捏合、穿線、收口……大家熱情高漲,穿針引線、彩繩纏繞,在相互探討幫助中,一個個香氣怡人、形似粽子的香囊很快就縫制完成。
“兒子在國外,就我們老兩口在家過端午。今天社區組織我們端午活動制作香囊,讓我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氛圍。”前來參加活動的僑眷張守琴老人激動地說。
聞香識端午,僑手納香囊。此次活動改變以往端午節做粽子的形式,以制作香囊為主題開展活動,通過親手制作香囊,將自己的心意一針一線縫制進去,讓僑心得以凝聚,也讓文化在一針一線中得到了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