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4日電 (肖宇)從禹跡仙鄉到彝族老家,從川西平原到大美涼山,2023年6月,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什邡市結對幫扶喜德縣第四批干部人才隊伍奔赴喜德,全面深入推進對口幫扶協作。圍繞產業升級、園區建設,再續“什喜”新故事,攜手促進喜德縣產業蓬勃發展。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為了做實產業幫扶,什邡科學研判發展方向,按照“喜德所需什邡所能”精準發力,實現從幫扶到協作、從“輸血”到“造血”。
地處喜德東北部的沙馬拉達,是成昆鐵路的最高點,這里不僅有成昆鐵路第一長隧,同時也是喜德萬畝花椒種植基地,年產量約600噸。為進一步完善喜德縣花椒產業鏈,引導喜德花椒建品牌、漲名氣,打造“喜字號”特色農產品,什邡投入資金,利用閑置的沙馬拉達鄉火把村幼兒園,改造建設花椒生產加工廠,引進投資商進行公司化專業運營;同時,立足起步階段,什邡市對口幫扶喜德縣前方指揮部牽線搭橋什邡道泉老壇酸菜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成品花椒收購協議,著力用“訂單模式”激起喜德花椒發展新活力。項目正式運營后,年收購花椒約150噸,帶動周邊10余名老百姓就近就業。
不僅是花椒,在閹雞、蠟蟲、果蔬、中藥材等喜德特色產業上,什邡統籌幫扶資金與其他幫扶力量一道,集中優勢資源,投向喜德產業發展的關鍵處。
在喜德,蠟蟲產業歷史悠久,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在喜德縣兩河口鎮三合村,總投資1.05億元的蠟蟲產業園正加快建設,重點打造蠟蟲產業養殖示范基地和蠟蟲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后,預計蠟蟲樹規模達70多萬株,蠟蟲年產量約30萬斤,年產值3500萬元,可惠及農戶1300戶以上。
眼下,總投資1780萬元的喜德縣農產品加工廠項目正加緊推進,主要經營畜禽、果蔬和特色農產品等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建成后,預計每年促進農產品銷售約2000萬元,帶動就近就業增收300余萬元。
2024年,什邡市對口幫扶喜德縣前方指揮部認真貫徹四川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推進會精神,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幫扶需要,通過“三上三下”精準謀劃并實施托底性幫扶項目11個,其中產業投入占到了年度幫扶資金的75%以上,積極壯大特色產業,著力培育市場主體,以幫扶資金“小杠桿”撬動產業富民強縣“大發展”,讓農戶實現“離土不離鄉”的就近、就地、就業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