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8日電 (何佳林)近日,在南充市順慶區搬罾街道青山湖村,今年68歲的村民李松柏看著改造完的房屋露出欣喜之色,曾經老舊的房屋如今煥然一新,這不僅是李松柏個人生活的改善,更是青山湖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果的生動寫照。
這個兩層樓的房屋是李松柏2010年建成的,如今已顯老舊,尤其是頂棚漏雨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然而,今年以來,順慶區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著力打造5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精品村和15個示范村,著重圍繞人居環境整治、產業提升、鄉村治理等方面進行提升。李松柏所在的青山湖村就被選為“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精品村之一,村民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到房子改造得漂漂亮亮的,我的心里現在充滿了希望。”如今,李松柏家的小樓墻面被粉刷得潔白如新,色彩斑斕的墻繪為小樓增添了藝術氣息,新蓋的綠瓦也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可不止簡單的風貌改造,我們全村的污水系統還得到了改造,家家戶戶的污水都接入了污水管網,解決了直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李松柏笑著說,鄉村振興的步伐不僅改變了他的居住環境,更提升了整個村莊的生活品質。如今,李松柏家房子美了,日子也越過越甜,沒事的時候,他會在自家院前的一畝地里種些蔬菜。
最近,李松柏時不時便會出現在他家正前方的漁耕源農場里,原來以農場片區為核心的產業提升也在推進。“李大哥,這周又有學生要來研學旅行,你們還是照樣來幫一下忙。”才星期三,漁耕園農場負責人董文斌便來到李松柏家預約周六的“生意”了。
漁耕園農場占地320畝,是以魚菜共生為核心的農業科普教育基地,集旅游、觀光、休閑、采摘、研學等多元化服務為一體,為李松柏和他的老伴兒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因為我有尿毒癥沒法做重活,所以在農場主要負責看一下停車和農場的安全,我老伴兒就在農場里面務工,反正一個月到手還是有3000元左右,很滿意了。”李松柏笑著說。
如今正在新建的大棚、停車場以及不斷完善的園區設施配套,將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便利服務,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享受到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活。
李松柏的幸福生活是青山湖村改造后的一個縮影。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他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極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村里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村民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期待。
“接下來,我們搬罾街道將以打造精品村為引領,加快推動產業升級,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加快推進農旅融合,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同時,進一步深化鄉村治理,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十大行動’,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搬罾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張琴說。
昔日的小村莊正在逐步轉變為現代化的新農村,展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李松柏和鄉親們的幸福生活還在繼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