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2025年省兩會上,省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工作回顧中提到,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3%。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106萬和5.3%兩個就業數據,分別是3年來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數據背后,是四川全省上下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和多重困難挑戰,堅決扛起穩就業政治責任,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堅實步伐。
強主體促就業
經營主體是創造就業崗位的源頭活水。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穩住經營主體是關鍵。
2024年,四川推出一攬子援企穩崗政策,明確延續實施失業保險階段性降費率、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等政策……多措并舉之下,經營主體信心大增,全省就業局勢實現總體穩定。
為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全省就業系統運用大數據比對,精準篩選符合政策條件的經營主體,通過“免申即享”模式,由“企業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企業”。全年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8.7億元,惠及參保企業24.99萬戶。招工成本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等惠企資金4.6億元精準“落袋”企業,有力增強企業穩定發展、擴崗促就業的決心和信心。
創業是最積極的就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全省全年新增發放貼息創業擔保貸款45.28億元,直接扶持自主創業1.2萬人,帶動(吸納)就業5.4萬人,為各類創業實體(項目)減免場地租金和物管費用1.82億元。探索建成省級創業導師庫,為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精細的創業指導服務。
抓重點群體促就業
2024年,全省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一場場精心組織的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一次次用心用情的就業政策宣講、就業求職輔導,讓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之路更加暢通。
“活動讓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崗位,也讓我有了更多關于就業的認知。”在參加了學院與當地人社部門舉辦的2024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后,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李香感慨道。
畢業離校園,幫扶不斷線。全省持續深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募集見習崗位6.05萬個,舉辦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增加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機會,提升求職能力和轉變擇業觀念。
截至目前,全省2024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12.28萬人,幫扶就業率達95.23%,“四類重點人群”的聯系率、結對幫扶率、有就業意愿的實現就業(見習)率,全部實現100%。
去年,四川大規模開展“春風行動”,扎實開展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就業增收工作,深入推進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達2656.93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242.3萬人。
此外,對大齡、殘疾等困難群體,通過個性化幫扶與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雙管齊下”,全年實現8.47萬名困難人員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優體系促就業
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基本保障。
全省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站、點、員”三級服務平臺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村(社區)末梢,“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城市15分鐘,農村5公里”就業服務圈建設初見成效。
數字化轉型實現新突破,建成涵蓋15類數據資源的全省就業信息資源庫,三項業務協同聯辦、重點群體精準幫扶、資金全鏈條監管、升級指揮調度平臺等4個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全新上線,創業擔保貸款信息化平臺項目實現十幾分鐘完成貸款辦理,數字化轉型“解鎖”全新就業服務模式。
“2025年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扎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等工作,千方百計確保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