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四川航天人用堪比蜀繡匠人的嚴謹細膩為航天強國建設又一次貢獻了巴蜀力量。
此次發射任務中,七院所屬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承擔了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和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上30余種火工品的研制生產工作,全箭97%、飛船80%的火工品由該公司提供,為任務圓滿成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動力來源,助力神舟二十號沖向更高軌道。
此次任務中,位于成都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十所”)牽頭研制的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系統構建了新一代綜合化測控體系,負責對航天器進行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數據傳輸。新一代天基測控通信系統應用了“基帶池”技術,其構建一個共享、通用的大規模信號信息處理平臺,可同時運行多種測控、數傳工作體制,兼容不同信號模式、頻點及目標,并且實現云架構管控,可根據任務占用情況和設備健康狀況,自動按需分配處理資源,具備自動化運行能力。
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上,中電十所研制的第四代脈沖相參應答機與地面系統協同完成火箭飛行的測速、定位,對運載火箭全程實時航跡測量,并判斷飛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離,提供精準的外測數據。
此外,中電十所為發射場系統配備了T0控制臺和時統設備,部署在發射中心、航天飛控中心、中繼衛星控管中心、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測量船上。其中T0控制臺是發射中心控制發射點火T0時刻的關鍵設備,可用于獲取火箭起飛觸點信號,向發控中心、指揮中心以及測控系統提供發射的倒計時、反饋運載火箭的點火時刻和起飛時刻;時統系統則是發揮了“對表”的作用,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為分散在各地的用戶設備進行“精準同步”,提供標準時間和頻率信號。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雪松 吳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