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溫江婦幼保健院送封控區的孕媽媽做產檢。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成都:全市孕婦個案追蹤管理,為封控區孕媽媽提供“雙保險”
中新網成都2月27日電 (王鵬 侯文瑾)“我懷孕8個月了,該做產檢了怎么辦?”“小區被封了,我預產期到了,能不能出得去?”“我是次密切接觸者,會不會影響生孩子?”……
截至26日24時,成都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陽性病例34例,有14個中風險地區。如何保證封控區孕媽媽正常孕檢、生產?記者27日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獲悉,封控區孕媽媽們除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備信息外,成都還有一個“雙保險”。
“成都能準確掌握全市孕產婦和兒童的信息,從而做到個案追蹤管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保健部主任楊柳告訴記者,這依賴于成都從10多年前開始建設的“婦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由成都市衛健委頂層設計,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牽頭管理。
記者了解到,該系統覆蓋了成都市所有助產機構,有婦保、兒保業務的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孕產婦及兒童保健,管理所有孕產婦和兒童健康信息,可全面篩查出高危孕產婦的情況。
楊柳說,此次成都疫情管理在此前的經驗基礎上,通過“一卡通”大數據排查,將管理做得更加精細。“對于0-6歲兒童和孕36周以上的重點人群,尤其是臨產孕婦,做到‘一人一策’的精準管理。”
“在做好封控區、管控區和集中隔離點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社區工作人員也會全面摸排核實封控區內臨產孕產婦、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等信息,轉運至建檔建卡醫療機構進行妥善處置。”楊柳表示,確因疫情防控需要,原建檔建卡醫療機構不宜繼續提供服務的,經綜合評估后協調落實定點產檢及分娩機構,有效銜接,孕產婦不出轄區就能有安全的生產保障。
“第一步我們將‘一卡通’大數據掌握的信息實時摸清;第二步就是筑牢底線,指導全域成都助產機構快速高效解決確有需要的孕產婦的需求。”楊柳說。
成都市雙流區一位“紅碼”孕婦便是該系統的受益者。2月24日,雙流區怡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摸排中發現,這位孕婦已過預產期1天,并出現腹痛等癥狀,工作人員立即電話報告,經建卡單位評估后,由專車轉送到雙流區婦幼保健院。
接到消息后,雙流區婦幼保健院立即電話報告雙流區衛健局,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狀態下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保障實施方案》,從患者入院線路、后勤保障等7個環節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
“我們有針對性和個性化地完善了‘一人一策’接診策略,組建了心理疏導、專家指導、后勤保障三個小組,精選了集婦產科、超聲、助產、手術、新生兒、麻醉、營養等專業的醫務人員組成醫療專班,開展‘八對一服務’。”雙流區婦幼保健院相關負責人稱,24日17時,孕婦出現有規律的腹痛,25日凌晨,體重3.4千克的女寶寶順利出生。
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于每周四全天在發熱門診獨立區域為“黃碼”(封控區管理)孕媽媽提供產檢服務。“黃碼”孕媽媽可通過電話預約,由社區統籌安排救護車接送,在獨立單元“一站式”完成胎監、超聲等檢查,實現全程閉環管理。
“特別是有的孕婦需要做產前診斷,一些轄區內沒有具備相關資質的醫療機構,這種情況也可以通過閉環管理流程,將孕產婦送至我院進行產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醫務部工作人員葉穎介紹,目前成都封控區內已有多位孕婦按照流程預約了下周的產前診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