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9日電 5月9日,阿壩州召開“阿壩發展萬象新”美麗阿壩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阿壩州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繼雄就日前阿壩州委、州政府印發的《美麗阿壩建設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介紹。

從總體思路看,《規劃》提出的建設形勢、建設愿景、建設任務、保障措施等主要內容,可以用“1367”幾個數字來概括表達。1是“一項統領”,《規劃》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高原樣板為統領,提出到2027年,長江黃河(阿壩段)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質量第一梯隊優勢穩固。3是“3個定位”,《規劃》提出建設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標桿、青藏高原生態價值轉化實踐高地、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美好家園典范等3個戰略定位。6是“六條路徑”,《規劃》明確“以山為骨”筑屏障、“以水為魂”暢廊道、“以業為根”活經濟、“以人為本”惠民生、“以治為基”固優勢、“以點帶面”強引領等6項具體建設任務。7是“7大指標”,《規劃》設置美麗山川、美麗河湖、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好生活、綠色產業、宜人環境等7大建設指標,45個二級指標。
從發力方向看,《規劃》從山川、河湖、經濟、城鄉、環境5個方面,提出31個具體建設行動,全力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阿壩篇章。著力讓山川美起來,提升高山峽谷生態穩定性,修復干旱半干旱河谷生態脆弱區,守護江河源頭高寒草原,打造最美高原濕地名片。著力讓河湖美起來,開展水資源保障、水安全鞏固、水生態保護、水文化建設、河湖岸線治理等行動。著力讓經濟美起來,走好全域“生態旅游路”,念好阿壩“生態產業經”,打好高原“農業品質牌”。著力讓城鄉美起來,建設民族共融的魅力城市,打造業興景美的和美鄉村,營造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著力讓環境美起來,打好藍天、凈土、碧水保衛戰,實施工程創面生態修復,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從亮點特色看,《規劃》充分考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稟賦特色,因地制宜、各美其美布局美麗阿壩建設。突出生態優勢,以“山”“水”勾勒基本骨架和脈絡,布局生態空間、保護自然生態,開展“美麗山川”“美麗河湖”“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示范建設,立體展示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黃河上游重要水源補給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美麗形態。突出區位優勢,創新提出“1+4”建設框架,1個總體規劃附4個區域建設方案,注重不同區域各美其美,推進美麗阿壩美美與共。在東南綠色經濟先行示范帶(汶理茂)以河谷生態修復、生態工業為主,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范帶(馬金小)以清潔能源開發為主,東北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帶(松九黑)以生態旅游為主,西北草原特色產業示范帶(阿若紅壤)以草原濕地保護為主。突出文化優勢,依靠全州各族群眾“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樸素生態文明觀念,融合串聯紅色文化、城鄉建設、產業發展、低碳風尚,積極引導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展示以人為本的美麗建設內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