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7日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該局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國動辦、市國安局等市級部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產業園區工業項目開工建設和竣工驗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產業園區工業項目開工建設、項目驗收等申報手續進行簡化,進一步加速審批效率、縮短建設周期,助推產業園區工業項目能盡早投產達效。
據了解,一個建設項目開工,絕不是在自家建牛棚那么簡單。開建前不僅需要設計方案、繪制施工圖紙等資料,還需遞交審查審批,想要實現“方案固化即可開工”對于建設項目來說,可以說難上加難。
剛出臺的《通知》,無疑讓“方案固化即可開工”成為現實。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想要實現盡快開工,首先采取“告知承諾+容缺辦理”方式,允許設計方案已通過審查的項目,承諾實體工程在首次驗槽驗樁前取得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意見等內容,即可辦理開工手續,支持各區(市)縣實現風險可控的工業項目“方案固化即可開工”,帶方案出讓項目“拿地即可開工”。
其次,采取高效辦成開工建設“一件事”,一次性辦理開工建設必需的施工許可核發、特殊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審查、質量安全監督手續辦理等7事項,支持各區(市)縣工業項目開工建設“一件事”“一次辦”。“《通知》以承諾方式,讓缺少不太重要資料,或部分手續還沒拿到的企業,能提前開工1個月以上,這不僅節約了企業時間,更節省了企業各項成本支出。”該負責人稱。
同時,《通知》還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放”與“管”相結合,明確了承諾核驗的方式和時間節點,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充分運用現有“智慧工地”,關聯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成果和項目審批管理情況,實現人員實名制線上考勤、視頻實時線上巡查、違法行為自動識別、施工日志線上記錄等功能,構建了“無處不在,無事不擾”監管新模式,促進審批效率和監管效能“雙提升”。
除了開工,《通知》還對竣工驗收也開了“方便之門”。《通知》明確,產業園區工業建筑工程同一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涉及多個單體建筑的,滿足獨立、完整的使用功能、性能等條件,可組織分期并聯竣工驗收。且允許園區內產業項目,并聯竣工驗收合格后,即可申請辦理既有建筑改造(含裝飾裝修)開工手續,支持各區(市)項工業項目“驗收即可調試”“交付即可投用”,預計每個項目可提前開工、投產2個月以上。《通知》指出,申請產業園區工業項目并聯竣工驗收時,若某專項驗收事項申請材料暫未取得,也許企業在征得該驗收事項部門同意后采用“容缺承諾+補正”方式,承諾在該專項驗收部門出具意見前補齊所缺材料,并聯竣工驗收牽頭部門可先行容缺受理申請。如果在承諾期限內材料未補齊的,該專項驗收部門出具驗收不合格意見,該項目不再允許通過容缺承諾方式申請并聯竣工驗收。
此外,依托“智慧工地”,關聯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成果和項目審批管理情況,形成了人員管理、裝備器材、建筑材料、施工進度、生產和環境管理等5大類36個應用場景,實現人員實名制線上考勤、視頻實時線上巡查、違法行為自動識別、施工日志線上記錄等功能,構建了“無處不在,無事不擾”監管新模式,促進審批效率和監管效能“雙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