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腔川韻演繹多面寶楨 匠心獨運繪就清廉畫卷——評新編川劇《丁寶楨》
丁寶楨,晚清名臣,一生為官清廉、愛國愛民、造福桑梓,其人其事早已載入史冊、流傳民間,令后世稱頌敬仰,他發明的川菜宮保雞丁更是家喻戶曉、名揚海外。繼2023年電視劇《丁寶楨》推出后,去年新編川劇《丁寶楨》和話劇《蒼生為念》先后首演,瞬時在觀眾中掀起了一場“丁寶楨熱”。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傾力打造的新編川劇《丁寶楨》,自去年11月15日在成都金沙演藝中心首演至今,已經在川渝地區巡演27場,收獲各方好評和肯定。丁寶楨一生清廉為民、清白傳家,任職四川總督十年,與巴山蜀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新編川劇《丁寶楨》用巴蜀最具地域特色的川腔川韻來演繹多面鮮活的丁寶楨人物形象,更能喚起川渝兩地人民文化根脈中的共同記憶和情感共鳴。
一、川腔川韻 堅守傳統川劇的精髓
新編川劇《丁寶楨》從聲腔音樂設計到戲曲程式表演再到虛實相生的舞美創意,都完整保留了傳統川劇藝術的原汁原味,并在傳承守正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觀眾的藝術審美特點加以創新。
該劇采用川劇最具特色的高腔幫打唱相結合的聲腔形式來呈現劇情刻畫人物。領銜主演王超嗓音高亢清亮,在劇中多段高腔唱段慷慨激昂、蕩氣回腸,將丁寶楨剛正廉潔、不畏權貴、激流勇進的舞臺藝術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聯袂主演王玉梅嗓音圓潤甜美,劇中多處悠揚婉轉、優美動聽的高腔唱段,成功塑造出一位聰明賢惠、優雅大氣而又知書達理的丁夫人形象。
在該劇的開場,由川劇大靠武生來扮演的“楨楠樹”巍然屹立在舞臺中央,它既是都江堰百姓心中的護堰神樹,又是丁寶楨人格的象征,此處借用川劇大靠武生的形象,把丁寶楨的內心情感和人物品格做了意象化的表達。傳統川劇的“一桌二椅”或是“海水江崖紅日”的官服紋樣等,都在寫意詩化、空臺唯美的舞美設計中得到充分體現,這樣的川劇舞臺既傳統簡約又不失現代感,還避免了不必要的“大制作”。
二、多面立體 刻畫人物形象鮮活生動
新編川劇《丁寶楨》聚焦在丁寶楨主政四川大修都江堰這一被后人廣泛傳頌的事件上,同時又圍繞該事件發生的多個精彩紛呈故事,刻畫出一個多面立體、鮮活生動的丁寶楨。
在開場守護“護堰神樹”中,他不畏官二代的驕橫跋扈,從“一品大元上枷鎖”中體驗百姓的疾苦;他面對官場的明爭暗斗,悲憤地發出“做事更比蜀道難,水患不及人患烈”的強烈抨擊;他為夫人鐘春蘭打包帶回花生米炒雞丁,在廚房就地取材烹飪出美味川菜宮保雞丁,如此等等,多面立體、鮮活生動地刻畫出浩然正氣而又極富煙火氣息的丁寶楨。
在黎民百姓眼里他是“為官如斯、護佑蒼生”的好官;在夫人鐘春蘭心中他是“一個干干凈凈、快快樂樂、長不大的老兒男”;對兒子丁體成來說,他又是清廉剛正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好父親;在官場他又是一股難得的“清流”,被稱為“國之寶楨”。
三、匠心打磨 精心呈現廉潔勤政畫卷
新編川劇《丁寶楨》凝聚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與廉政歷史智慧。在首輪巡演23場后,該劇主創演職人員認真吸納總結專家學者和觀眾在劇目文化高度、思想深度、演出效果及文史資料等方面的建議,利用演出間隙不斷完善劇本和表演,反復多次開展集中排練不斷匠心打磨提升,旨在為觀眾精心呈現一幅廉潔勤政的壯美畫卷,讓清廉文化浸潤心田。
今年4月16日,經過匠心打磨提升改版后的川劇《丁寶楨》在成都大學成都東盟藝術中心大劇場正式亮相。打磨提升后的川劇《丁寶楨》,演出時長精簡壓縮至兩個小時,觀感更緊湊流暢。經過打磨提升,大到人物的表演動作臺詞,小到化妝造型和服飾設計都更加完美更具藝術感染力,比如丁寶楨夫人鐘春蘭的服飾由紫色改為粉色,更加突出人物優雅柔美的形象特質。
在當下舞臺藝術領域,常常出現這樣令觀眾吐槽不斷的現象:斥巨資打造的劇目,僅上演寥寥幾場便被束之高閣;隨著新劇目的不斷推出,就出現了“猴子掰包谷”式的創作傾向:演一部“扔”一部,最終沒能留下多少精品力作。一部優秀的舞臺劇目,就應該像川劇《丁寶楨》這樣秉持“匠心打磨、精益求精”的理念,通過以演促改在實踐中不斷成長,讓長期主義在舞臺藝術創作中落地生根,歷經精雕細琢、深度打磨提升,讓劇目不斷走向成熟,最終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
四、家風家訓 啟迪家風建設意義深遠
家風家訓自古以來都影響著家庭、社會、民族的風氣和興衰!我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觀念“修齊治平”,也強調個人修養、家風家訓、家庭管理和國家治理、天下安定有著層層遞進的關系。家風家訓猶如和風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川劇《丁寶楨》繪就的清廉畫卷,不僅包含丁寶楨為官清正廉明,更包含丁氏家族清清白白的家風家訓。他在兒子丁體成詢問如何處理官員們送來的行賄信件和銀票時,假意說出“飛到嘴邊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來考驗兒子,丁體成義正詞嚴地說出“爹,你咋個一下就變了”,母親鐘春蘭趕緊搬出丁氏家訓中的“家屬不得干預公務”來勸阻兒子,丁體成卻情不自禁地唱到:丁氏家訓,小五自幼蒙教訓,字字句句記在心。
隨后父子二人不約而同唱出丁氏家訓:做事莫貪占,作官先做人,官貪百姓苦,官怠害黎民,官清民有幸,官正民福音。寧叫家中無米鍋生銹,不收賄賂一分文。最終丁寶楨一句“丁體成、丁小五,你……你長大了”,劇情至此得到反轉,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丁寶楨在考驗兒子,丁氏家訓的教育成果得到了充分驗證。
丁氏家風家訓不僅融入丁氏后人的血脈,更對當今社會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借鑒。筆者愚見,川劇《丁寶楨》在呈現家風家訓方面,還可以進一步在《丁文誠公家信》中挖掘丁寶楨關于修身治家、為官做事等方面的經典話語來進行藝術化再現,為當代人加強修身自律、建設家風和為人處世、干事創業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歷史智慧和思想啟迪。
川劇《丁寶楨》一劇運用川劇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向觀眾塑造出多面立體鮮活的“國之寶楨”形象,在川劇舞臺呈現出一副冰清玉潔的清廉畫卷,讓觀眾潛移默化地受到丁寶楨家國情懷、崇高品格的感染和熏陶。無論是從藝術性、思想性,還是從觀賞性、趣味性看,川劇《丁寶楨》都是一部難得的精品佳作。(作者系綿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