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日電 (唐倩)5月1日,成都自然博物館(以下簡稱“自然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正式啟動。

1日,自然館內一樓大廳,眾多孩子們排隊集章打卡,天真無邪的笑聲充斥著館內的每個角落。他們手里拿著精美的打卡冊,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同時,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其中,一邊幫孩子拍照,一邊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據了解,五一期間自然館將上新多場精彩活動。5月3日,全新升級的“博物館奇妙夜2.0”將拉開大幕。該活動將圍繞地質環(huán)境、礦產資源、川渝恐龍、生命起源、生物多樣性等內容,通過設置尋寶任務、尋寶道具和尋寶獎勵等方式開展趣味活動。全新的“奇趣自然”系列社教活動也將在假期與大家見面,“夏蟲偵探社”和“小鳥集合啦”把深奧的自然科普知識轉化成輕松的沉浸式游戲任務,以更為有趣的方式讓小朋友參與其中。“科普+藝術”跨界的木偶戲《木偶奇遇記》則將于5月5日與觀眾見面,該劇根據意大利著名童話作家科洛迪的同名童話小說改編,講述一個典型頑皮孩子的成長歷程。
精彩不止于此,“自然探秘未來生態(tài)局”研學團首發(fā)計劃將在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屆時,觀眾可以根據特定的劇情,尋藏品解謎題,開啟一段充滿趣味和挑戰(zhàn)的探館之旅。在上新季里自然館還會持續(xù)上新展覽、研學、活動等,將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進行有機融合,吸引觀眾探索自然奧秘。
活動啟動當天,自然館特邀專家歷史學博士栗子老師以“動物外交:絲綢之路上流動的文明符號”為題,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從漢代的汗血寶馬到明清時期的長頸鹿等動物在東西方交往中的重要角色,生動解碼了跨越千年的自然與人文交織史。現場座無虛席,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講座結束后,許多觀眾還意猶未盡,紛紛圍住專家請教問題,現場討論聲此起彼伏,氣氛十分熱烈。
據了解,該講座是“博物館里的一堂課”的第一講,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中,自然館將開展多場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的講座。
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中,自然館除了持續(xù)舉辦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觀眾在趣味互動中品讀自然,還將在微信公眾號上線全新科普欄目“自然說”。“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正式啟動后,自然館將在“自然說”科普欄目不定期推出科普小短文,圍繞自然館藏品以輕科普的方式講述自然知識。
自然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自然奧秘與公眾認知重要的連接者、創(chuàng)新者以及文化身份守護者,自然館始終肩負著傳播科學精神、弘揚文化價值的使命。“‘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以輕松不失深度、趣味蘊含啟迪的方式,構建起連接自然、人文與科技的立體網絡,這是自然館的一次創(chuàng)新探索,同時也是呼應‘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成都實踐。”該負責人表示,自然館將持續(xù)深化“展覽+教育+體驗”融合模式,通過特色主題活動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適應新的技術前沿,激發(fā)年輕人活力,讓更多觀眾在這里熱愛生命、敬畏自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