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5日電 (單鵬)“高質量推廣實施自由貿易協定,對于充分發揮自貿協定效能,積極應對全球經濟低迷,緩解貿易摩擦壓力,穩定外貿進出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四川兩會上,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貿促會會長黃莉接受采訪時表示。

自由貿易協定是雙邊或區域中各經濟體達成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協議。自貿協定成員國之間通過取消貿易壁壘、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等,使產品和服務在國家(地區)間自由流動,從而形成自由貿易區。自貿協定具有政策效果直接、覆蓋行業領域廣、規則復雜等特點。目前,中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已同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2個自貿協定,初步構筑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四川與自貿協定伙伴經貿關系日益密切,抗風險能力和出口拉動作用較為顯著。從進出口金額看,2023年,四川省與自貿協定伙伴進出口額達到4494億元,占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6.9%,增速較同期四川外貿進出口高1.3個百分點,其中進口增速較四川外貿進口增速高7.3個百分點。
從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簽發情況看,2023年,四川簽發量達到31323份,同比增長8.4%,幫助四川產品在進口協定國減免關稅約3.6億美元,帶動電子、輕紡、汽車、醫藥、化工等重點行業產品出口約71.92億美元,同比增長4.5%。
黃莉同時指出,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四川省在自貿協定推廣實施的工作機制、配套政策、人才儲備、專業服務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對此,黃莉建議,研究制定四川省自貿協定推廣實施方案,加強企業自貿協定利用率監測統計,定期開展企業享惠情況調研和推廣實施情況總結,及時復制推廣成功經驗,形成推進自貿協定實施的工作體系。
在對接協定規則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方面,探索建立自貿協定利用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加強自貿協定的自主研究與利用,對企業在自貿協定政策研究、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投入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利用自貿協定突出的企業給予獎勵。
在推動重點產業出口方面,針對電子、輕紡、汽車、醫藥、化工等重點產業,研究制定自貿協定專項推廣利用方案。大力發展綠色貿易,進一步擴大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綠色產品出口優勢。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帶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支持企業在重點自貿協定國家共建共享海外倉。以自貿協定國家為重點,深入組織開展“川行天下”活動,更大力度引領企業出海拿訂單拓市場。
黃莉還建議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大政策解讀和培訓,強化企業服務,幫助企業提高利用自貿協定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