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6日電 (吳平華)每年的春夏,是筠連縣騰達鎮春風村喜迎八方賓客的旺季。春天,開滿山野的雪白李花,如夢如幻,猶如鋪上層層白雪,吸引著眾多攝影師和畫家們前來創作。到了六、七月,滿山的李子成熟,上山體驗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作為新時代“春風經驗”的發源地,誰能想到,這個被樹立為全國新農村建設典范的春風村,曾是一個土地貧瘠、交通不便、人才外流的落后小村莊。直到2004年,王家元被春風村村民高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面對春風村“窮山惡水”的現狀,王家元請縣里專家對村里土地進行會診,科學治山。春風村共有3個組,春風組位于山腳,一半是荒山地,漫山是嶙峋的巨石塊。亂石縫里的黃泥,雖然不適合種莊稼,但特別適宜種李子樹。中沙組位于山腰,是坡耕地,適合發展花卉。龍塘組在山頂,寒冷多霧,適合種茶葉。王家元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帶領春風各族人民一同種李子樹、茶樹,又把經商打拼得來的經驗,用到村產業發展上。
村里引進開發商,盤活土地資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數千畝的李子、花卉、茶產業……荒山上種滿植被果林,既保持了水土又結出了果實。在村黨組織帶領下,各族人民群眾苦干實干巧干,蹚出了華麗蛻變、鄉村振興的路子,建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各族人民共同發揚春風村“苦干、實干、巧干”精神,采取“支部+協會+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依托佛來仙居園林、春風茶業、云上石漠現代農業等公司,升級改造春風茶廠,壯大李子、茶葉、花卉、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黃精等循環經濟,打造立體農業。充分發揮李子、茶葉、花卉等專業協會的作用,創建“春風李”“春風粉條”和“春風龍井”等產業品牌,品牌效應進一步激活;聚焦種養融合興一產、村企融合興二產、農旅融合興三產,高標準建設500畝“水茨壩糧油現代種植示范片”,打造水果、良繁茶葉、林下中藥材等6大特色產業區。
招引內培在村企業37家、新型經營主體58家,6家企業上規入統。春風村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4A級景點建設標準,依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工作思路,對美麗鄉村建設、全村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布局,依山就勢進行景觀打造,“李園仙居”“生態茶園農家”“綠色茶坊人家”美麗嬗變,農耕文化廣場、迎春風廣場、茶文化主題公園、跌水瀑布、龍塘老井改造、茶壇雕塑、龍隱坨雕塑、五月朝天觀光廊、小型生態停車場等全面建成。投入470萬元,實施房屋風貌整治、人居環境整治,投入1190余萬元,實施公路拓寬工程、硬化工程、黑化工程,投入資金254.5萬元,修建游步道、旅游觀光道,投入資金800余萬元,完善游客中心、鄉村客棧、休閑亭等服務設施,修建農耕廣場、迎春風廣場、茶文化主題公園,打造集自然風景、田園風光、民俗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旅游景區,并引進農旅企業投資2億元打造春風山莊并投運,吸引游客14萬人次,農業綜合產值實現2.24億元。

目前,春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凈化和亮化,大家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積極參加“衛生庭院”“和諧農家”“五好家庭”“石榴籽家庭”等各種文明創評活動,創評率均在95%以上。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近10年來,沒有發生治安、刑事案件。春風村在兩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的創新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許多榮譽。春風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生態文化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最美鄉村”“鄉村旅游示范村”“四好村”“十大美麗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
春風村黨委書記王家元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中宣部“時代楷模”等榮譽。健全完善以春風村黨委為統領、3個村黨支部為支撐、5個產業黨組織為補充的“1+3+5”組織架構,健全“1+8”區域化聯村黨建體系,依托宜賓春風村政學院陣地及5個便民服務點,開設“春風講堂”固定講、組建“宣講分隊”流動講、搭建“議事平臺”大家講,建立村班子目標承諾、黨員示范領諾、群眾監督踐諾機制,提升村黨組織政治引領力。深化精神文明“735示范工程”,傳承家風家訓、修訂村規民約,以黨群聯結促共建,設立“基層治理面對面”議事室,按小組優化19個片區治理網格,創新“三代辦兩回訪一監督”工作法,提升思想文化建設。春風村“735”工程被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肯定為“筠連模式”在人民大會堂做匯報并予推廣,四川省十次黨代會將“春風經驗”寫進了大會報告,正在全省推廣,成為各地學習的新榜樣。春風村物質基礎不斷增加,精神食糧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春風村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始終踐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共同體理念,將民族團結創建與“全域春風”行動深度融合,帶領全村各族群眾“科學實干、頑強苦干、創新巧干、團結同干、共同致富”,形成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春風石榴精神”,總結出一套“建強一個好班子。
培育一眾好典型,以示范帶動促才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春風石榴經驗”,春風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生態文化村、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好村、十大美麗鄉村。目前春風村已打造成筠連縣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創新基地,春風模式已成為全省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典型示范。
王家元表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解決好民生問題、做好民族工作,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下來的工作中,春風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團結帶領春風村各族群眾,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中實干擔當,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道路上走在前列,干出成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