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7日電 (唐倩)1月17日,2025年春節主題文化和旅游活動新聞通氣會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行。會上公布,今年春節期間,四川將推出700余場非遺傳承展示活動,讓“非遺年味”氛圍拉滿。

今年將迎來首個“世遺”版春節,8天大假群眾文化休閑、旅游度假需求集中釋放,作為文旅大省的四川預計將迎來新一輪文旅熱潮。隨著春節升級為“世界遺產版”,傳統年俗活動更受關注。
在春節申遺中,四川閬中春節文化以及自貢燈會、綿竹年畫、夾江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關內容參與申報,共同展現了春節文化的豐富內涵。
“非遺賀新春·閬中古城過大年”春節文化活動已于1月7日啟動,圍繞“迎春來、踏春去、抱春歸”三大系列主題推出13項子活動,將持續至2月13日。同時,武勝縣、屏山縣、松潘縣、西昌市等地也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古城過大年系列活動。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自貢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非遺賀新春·點亮中國燈”主會場活動暨第3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將于1月17日晚正式開啟。本次燈會共有12組特大型燈組、7組大型燈組、200余組中小型燈組,規模創歷屆自貢燈會之最。來自全國15個省、直轄市的近50件非遺彩燈作品將集中展陳,在現場為廣大市民游客打造一個“燈會博物館”。
今年的綿竹年畫節活動將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奉上“金鼓開道”“喜報陽春”“獅子起舞”“社火平臺”“年畫人物踩高蹺”“喜打春牛”等傳統民俗節目,形象地再現古時綿竹民間過春節的熱鬧喜慶氛圍。
此外,2025武侯祠大廟會、樂山大廟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人日游”、廣漢保保節、達州“年年登高·人人進步”元九登高節等特色品牌民俗活動,都能帶來“非遺”般的年味。
品味舌尖上的非遺,春節前,非遺年貨購物節暨天府旅游美食薈主會場活動將以“1+N”的模式在全省各地同步開啟,各地將圍繞“非遺購物月”“非遺年貨購物節”“非遺好物”等主題舉辦各類親民接地氣的展覽展銷活動。
此外,春節期間,四川將組織開展3大板塊2000余項公共文化惠民活動。
“春到萬家”板塊推出1600余場次活動,包括“千龍千獅鬧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民俗鬧春龍獅巡游“十進”、春節“村晚”展示、“百館聯動過大年新春八天樂”主題文化活動、“云上天府鬧新春”線上活動等,覆蓋鄉村、場鎮、社區、街區、景區等等,打造群眾新春文化大聯歡。四川“千龍千獅鬧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集中展演計劃將于1月23日(南方小年)在德陽市旌陽區舉行。甘孜州巴塘縣夏邛鎮拉宗伙村、樂山市沙灣區葫蘆鎮祝村、宜賓市南溪區黃沙鎮田興村3個村入選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將結合地方文化,以各具特色的“村晚”展示春節喜慶氛圍。
“文博館里過大年”板塊推出200余場次活動,精品大展將集中上新:四川博物院“傳奇之旅:馬可·波羅與絲綢之路上的世界”展,成都博物館“錦城絲管——文物見證下的音樂成都”展,金沙遺址博物館“古希臘:神話、英雄與命運”展,四川大學博物館“群星點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藝術四千年”展等高品質展覽,進一步豐富假日生活。同時,各大文博場館也將結合特色舉辦古蜀文明、詩歌文化、歷史遺跡、傳統技藝等主題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選擇。
歡慶新春好戲連臺,“文化迎春藝術為民”板塊推出300余場次活動,涵蓋川劇、舞劇、話劇、曲藝、舞蹈等近20個藝術門類約2000臺(個)文藝作品。四川省川劇院開展“芙蓉國粹川劇秀”駐場演出40場;四川人藝開展話劇《塵埃落定》全國巡演;天府演藝集團演出話劇《雙面奇才》,打造2025環夢AI智能機器人科普展;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開展曲藝專場“錦城有戲”、天府文化傳承等系列活動。成都、遂寧、達州、宜賓、攀枝花、廣元、自貢等市(州)文藝院團組織開展文化惠民巡演活動,用豐富多彩的高品質文化演展為新春佳節獻上濃濃暖意。
春節期間,四川還將舉辦“安逸四川 玩轉天府”2025年四川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活動,豐富優質產品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營造歡樂祥和氛圍。新春文旅消費月活動將聚焦潮玩景區、嗨趣運動、天府手造、舌尖美味、精彩演藝、夜間嘉年華等六大主題,為廣大游客帶來全新消費體驗,持續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據初步統計,春節、寒假期間,全省各地將開展六大主題活動3050場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