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whty > 中新網四川

走生態路 汶川漩口農文旅融出“好風景”
2025年04月13日 11:1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3日電 汶川漩口,伴著紫坪鋪水庫與都江堰隔湖相望,岷壽兩江交匯,是成都平原進入阿壩州、汶川縣的首站,境內鐘靈毓秀、生機盎然,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屏障,名副其實的康養圣地和長壽寶地。

  近年來,汶川縣積極踐行“兩山”理念,以生態為基底,以產業為支撐,以人才為驅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行穩致遠,蹚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特色發展之路。

游客打卡漩口鎮春日美景。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讓“美麗風景”轉向“美麗經濟”,“資源變現”躍遷“價值共生”。汶川縣漩口鎮于2016年至今用近十年的時間,完成“54321”生態恢復工程,培植了竹林觀光風景帶500畝、茶園400畝、高山杜鵑花300畝、珙桐花200畝、櫻花林1000畝,全力恢復自然景觀的靚麗“顏值”。以“景”為媒,串聯休閑度假、民宿體驗、戶外徒步、研學康養等新場景,培育出具有獨特標識的汶川賞花音樂季文化活動IP。顏值變為產值,“采石經濟”到“美麗經濟”的轉型,有力推動了“綠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銀山”轉化,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協同發展。

漩口鎮春日文旅活動引客來。汶川縣委宣傳部 供圖

  實現游客滿意和村民增收的“雙向奔赴”,在“春天里”繪就“幸福里”。近年來,汶川縣漩口鎮堅持做到景鎮合一、景村合一,2019年至2024年,在康養旅游和基礎設施方面實施項目42個,投入資金16785萬元,引入房車營地、卡丁車營地、財神咖啡等新業態,發展集戶外運動、民宿康養、研學體驗等于一體的休閑文旅產業,推動“鄉村變公園、村落變景點、農居變景觀”。先后建設提升步行棧道、太陽能路燈、產業道路、游客中心等,為游客群眾打造了安全、便捷、舒心的旅游、生活環境。漩口鎮農文旅產業朝氣蓬勃,“鄉貨”進城,“居民”進村,形成以趙公村為核心,輻射全鎮的文旅聯動的良好格局,為周邊餐飲住宿、農特產品銷售等都帶來了顯著增長。漩口鎮各村社依托生態環境資源優勢,創新以“政府+農民+村集體+企業”的運營模式,組建專業合作社,實現集體增實力、村民增收益和產業增效益的有機統一。2024年漩口鎮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實現296.62萬元,旅游收入實現73.8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200元。春山可望,歲月可為。在漩口,游客“有看頭、玩得好、留得住”,農戶們腰包鼓起來,日子越過越甜,是“城”與“村”的雙向奔赴。

  文旅“筑巢”引青年“歸雁”,“詩與家鄉”也是“詩與遠方”。近年來,汶川縣漩口鎮高度重視文旅業態發展,通過“村集體+農戶+合作社+企業帶頭人”模式,吸引培育數十名“新農人”返鄉發展,盤活農村宅基地、閑置房屋、閑置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成功實現“民房”變“民宿”“廠房”的美麗蝶變,建成無憂谷、素樸、云里霧里櫻花里、星空之戀等20余家規模性民宿農家樂,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周邊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全年增收百余萬元。該民宿集群,在每年賞花音樂季期間入住率100%,更出現了提前半個月就“一房難求”的火爆場面。

游客打卡漩口鎮春日美景。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汶川縣精繪細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畫卷,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通過舉辦各類文旅活動,積極發展生態旅游、休閑觀光農業和民宿等旅游產業,不斷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鄉村因旅游而美、村民因旅游而富。未來,汶川將繼續深挖文旅資源,豐富旅游體驗,提升旅游品質,吸引更多游客走進汶川,感受“天府無憂谷·康養新汶川”的獨特魅力,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的臺階。(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AV综合AⅤ国产AV综合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 日本一道久久道看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