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whty > 中新網四川

新質生產力賦能成都數字音樂 500強高管跨界破局
2025年04月19日 21:2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9日電 題:新質生產力賦能成都數字音樂500強高管跨界破局

  作者 袁牟知博

  2025年3月,成都市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后,政策支撐、企業反響、產品創新和人才驅動等多維度輪動,“攜手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然呈現。在此背景下,一家數字音樂賽道上的創業企業做出一個引發行業關注的決定——引入世界500強企業前核心高管董李作為聯合創始人。

  成都樂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運用區塊鏈與AI技術重構音樂產業生態的創業企業,目前已掌握區塊鏈存證、去中心化支付系統、AI創作輔助和大模型推薦優秀歌曲等核心技術,構建了全方位音樂產業服務解決方案生態體系:音樂版權保護一站式服務平臺“音樂蜜蜂”、原創音樂版權孵化及運營平臺“巢音世代”及商用音樂授權平臺“巢宇音樂”。憑借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對音樂產業的積極貢獻,樂鏈科技榮獲了多項企業榮譽:成為國內首次運用區塊鏈技術保護音樂著作權的范例,受到廣泛報道;入選“成都市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代表企業案例;推出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題推廣曲《城市的翅膀》;參與組建“國音智聯”全國音樂產業服務平臺,為中國原創音樂人打通了一站式服務鏈條;2024年評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董李。 受訪者 供圖

  在樂鏈科技的會議室里,伴隨著大屏幕上的區塊鏈存證數據實時跳動,樂鏈創始人、董事長劉思齊和剛入職的董李,娓娓道來自己的“樂鏈故事”。劉思齊介紹:樂鏈已經在數字音樂版權全鏈條服務細分賽道上取得了先發優勢。“音樂蜜蜂”注冊用戶數突破10萬(原創音樂人+音樂廠牌)、存證作品27萬首、交易作品2萬首、交易金額1300萬,為成都大運會定制推廣曲《城市的翅膀》全網播放覆蓋超3億人次;“巢音世代”注冊用戶數51萬、交易金額1.1億元、發行總金額逾千萬元;商用音樂授權平臺“巢宇音樂”也運行良好,即將簽約代理全球頭部的BGM曲庫。“然而,創新通常走在政策、監管和市場認知的前面,樂鏈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面臨政策把握、戰略升維、合規控制、企業價值管理等挑戰。”

  董李笑言:“自己與樂鏈是一見鐘情。音樂產業因版權確權難、交易效率低、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頑疾而日漸困頓,基于對產業政策長遠影響產業生態的洞察、技術如何服務于人的關鍵共識,激蕩成為我與樂鏈團隊的共鳴和并肩。”——當技術不再是實驗室里的概念,而是能解決創作者“急難愁盼”的實用工具時,才能真正融入產業血脈。

  事實上,董李的創業基因深深植根于他的職業生涯:前15年從區到市到省的公務員生涯里,他曾直接參與科技、文化、旅游等產業的規劃與管理,主導制定多項區域性產業政策,深刻理解“政策紅利-市場需求-技術創新”的轉化路徑。這段經歷賦予他獨特的戰略洞察力——早在2013年起草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意見時,就提出了設立省級旅游產業引導基金的建議;后加入新希望集團擔任文旅總裁的9年里,董李的產業整合與投資經營能力得到進一步淬煉。他打造的“鄉村振興六位一體模型”成為業界典范,發起并管理的四川省旅游產業創新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浙江省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培育出多個區域文旅標桿項目。市場經濟一線的炮火使他深刻認識到產業的痛點往往孕育著顛覆性創新的機遇。正是這種“頂層設計+市場化運作”的復合訓練,使他能夠敏銳捕捉到技術變革重塑行業生態的潛力,并保持了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勇氣,毅然跨界加盟樂鏈科技,開啟從“大平臺資本操盤手”到“創業踐行者”的轉型。

劉思齊。 受訪者 供圖

  成都的音樂產業產值已連續5年超過500億元。面對具有無限潛力的市場,樂鏈精準定位到技術與產業的銜接斷點,不是技術不夠先進,而是缺乏懂音樂產業規律的“翻譯官”。比如“音樂蜜蜂”便擁有將復雜的技術語言轉化為音樂人看得懂、用得上的產品的能力:區塊鏈存證將確權時間壓縮至5秒,作品流轉全鏈可查,舉證成本從數萬元降至160元;AI創作助手實現“3分鐘生成詞、曲、唱”。這些產品設計邏輯和“技術+人文”的復合型思維,讓“音樂蜜蜂”平臺迅速在原創音樂人群體中打開市場,27萬首存證作品的背后,是27萬個被技術賦能的音樂夢想。而這也完全契合了董李對數字音樂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判斷:“技術的價值在于產業化應用,重塑創作、確權、變現的生產關系。”

  “巢音世代”則是一個創新型音樂版權資產交易投資平臺,通過去中心化的管理分發,實現音樂版權資產從孵化到流轉、變現的價值閉環。董李展示了一套適用于每個普通用戶的產業參與范式:音樂作品經區塊鏈存證后,版權可拆分為1元起投的份額,普通用戶既能成為創作者,也能通過投資支持喜愛的作品。“傳統模式下,進入這個行業需要較高的專業門檻和資金門檻。而現在,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同時成為音樂的創作人、傳播者、投資者。”

  他以酒吧駐唱歌手為例:“以往駐唱一晚的報酬約300-500元,現在平臺賣出1000份3元單曲版權,就能有3000元收入,且版權始終屬于自己。”董李認為,“巢音世代”平臺的這種模式能打破流量壟斷:“流媒體用遠超常規的播放量決定生死,我們則通過智能合約讓‘去中心化收益’成為可能,讓好作品靠口碑傳播,音樂人無需‘賣身’簽約,創作動力自然回歸。”

  在劉思齊的規劃中,融通資本、助力發展是樂鏈眼下的迫切需求,而董李具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投融資經驗,無疑彌補了團隊的空白點。目前,樂鏈已啟動A輪融資,同時考慮緊跟資本市場最新動向,赴香港發行基于數字音樂版權資產的RWA。

  董李的政策敏感度同時也體現在合規探索中。樂鏈正積極爭取在即將舉辦的四川省原創歌曲大賽中推動“AI原創賽道”落地,并明確版權歸屬:“付費工具生成的作品版權歸用戶,為行業建立共識。”而樂鏈此前制作的成都大運會主題曲《城市的翅膀》全網播放超3億次,區塊鏈存證讓創作者實時查看收益,實現“政府導向+技術落地”的雙贏。

  針對產業后備力量培養,董李將目光投向高校,計劃與四川音樂學院等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及線下訓練營,讓學生接觸到區塊鏈存證、AI創作、版權保護等領域,“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在校就能觸碰到社會、市場,掌握從創作到變現的全流程。”

  多次跨界,董李卻始終聚焦“人的作用”:“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人才,是能將技術轉化為實用工具的人。我們不追求宏大敘事,而是解決具體問題——讓創作簡單、確權快捷、收益透明。”正如他所說,當退休教師能用音樂傳遞情感,當大學生擁有低門檻的創業路徑,這個產業才算是真正地繁榮了起來。

  在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進程中,董李和樂鏈的實踐低調卻充滿建設性:他們用技術破解產業痛點,用人才銜接技術與人,用合規保障創新可持續。正如他始終強調的那句話:“人才的發展和科技手段的應用,催生了音樂行業的新質生產力。”當技術回歸人文本質,當創新聚焦具體問題,數字音樂的普惠之路,正在每個創作者的參與中越走越寬。(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国产 | 宅男宅女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亚洲高清性爱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