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yahr > 雅安日報

23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 用愛撐起一個家
2022年11月15日 14:53 來源:雅安日報 編輯:曹惠君

  彭國英,女,漢族,54歲,雅安市滎經縣烈士鄉王家村4組村民。

  在滎經縣烈士鄉王家村,大家都親切地叫彭國英“彭嬢”,23年來,她不離不棄、堅韌不拔,自學針灸、打針等手藝,盡心盡力照顧癱瘓的丈夫。擔任村干部以來,不問苦累,洪水季節和枯水期都堅持對王家村全村的飲水源頭課子村7組(小地名:潭寶溝)進行義務管網維護。不僅如此,她還幫助少數民族同胞子女圓讀書夢,王家村4組一戶叫上家木家雄的,家里有3個孩子,男主人失聯多年,家庭經濟十分拮據,其孫子哈馬只嘎讀書,家庭籌集學分十分困難。得知情況后,彭國英多次向鄉鎮府匯報,積極聯系社會愛心人士每學期給予1000元的資助金,用自己的力量點亮一個家庭的希望。

  “在我們眼中,彭國英就是‘超人’,堅強勇敢、積極樂觀、勤快能干,什么都會。”來到滎經縣烈士鄉王家村,提及該村4組的彭國英,大家對她都是贊不絕口。

 彭國英給丈夫穿鞋。
彭國英給丈夫穿鞋。

  彭國英結婚后,日子雖算不上富裕,但丈夫在煤廠工作,收入穩定,一家人互助互愛,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日子過得平淡且幸福。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6年4月,彭國英的丈夫劉明潘在煤廠工作時發生意外,造成腰部以下癱瘓,這一消息對于彭國英和整個家庭來說都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家里不僅失去了穩定收入,彭國英還要照顧癱瘓的丈夫、殘疾的父親以及還在上小學的兒子,所有的重擔無疑全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我有手有腳,總不至于還能讓這個家垮了。”當時的彭國英雖然年輕,但并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磨難打倒,她因要照顧家人,不能長時間外出,便張羅起小賣部,售賣一些小零食等物品維持生活。彭國英還要栽種莊稼、喂豬、喂羊賣,增加家里的收入。她的堅強,也感染著丈夫,從絕望中慢慢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開始振作起來幫忙看顧小賣部,繡十字繡、編繩子等做一些手工貼補家用。

  彭國英的丈夫因下身癱瘓,無法行走,也沒有任何知覺,一開始時常把褲子、床單等弄臟。對此,彭國英沒有任何抱怨,或給丈夫甩臉色,她從不嫌臟喊累,把丈夫照顧得很好,家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條。

  “就像父親說的,這個家如果沒有彭國英,早就不成樣子了。”劉明潘說,他23年前癱瘓,那時的彭國英完全可以離婚再嫁,日子過得絕對更好,也不會辛苦這么多年。且當時,也有人向彭國英提過,但她從來沒有這種想法,更沒有那么做,而是一個人支撐起整個家。

  為了照顧好丈夫和父親,彭國英自學針灸、打針、理發等手藝,還會學習納鞋墊、繡十字繡等手工,并免費教給其他人,在周圍鄰里的眼里,沒有彭國英不會的,這也是大家敬佩她的地方之一,她的事跡也感動著周邊村民。2007年,在大家的推選下,彭國英開始擔任該村4組組長,工作雖然不重,但她從不馬虎應對。

  擔任組長至今,彭國英一邊照顧丈夫、操持家務,還要忙于村上和組上的事情。多年來,一直義務為全村飲水源進行管網維護,關心村上困難家庭的生產生活、貧困學子的就學等問題。

  2016年11月,彭國英當選滎經縣人大代表,一直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王家村全村的飲水源頭在課子村7組(小地名:潭寶溝),系山間溪流,洪水季節和枯水期需要人工進行管網維護,否則容易造成停水。多年來,彭國英不問苦累,義務進行管網維護,通往潭寶溝的山路留下她的太多足跡。

  2016年,彭國英的丈夫因患病先后三次到醫院住院,彭國英在細心照顧的同時,也更加重視丈夫的身體。現在,彭國英一有時間就會推著丈夫外出散步,每天按摩、針灸從不間斷,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丈夫補充營養。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桃月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 | 日本在线免费A√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