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3日電 (吳先軍)2022年以來,瀘州瀘縣高度重視新時代“兩個健康”示范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通過激發商會活力、高效政務服務、提供金融法律支持等一系列舉措,推動非公企業不斷壯大,培育出多家高精尖企業、國家“小巨人”企業,助推新質生產力持續發展。
瀘縣堅持黨政合力,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于開展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創新示范工作建設的總體方案》,堅持每年舉行瀘縣籍企業家座談會、統戰部長與企業家“面對面+鍵對鍵”座談會,為非公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瀘縣堅持商會發力,選優培強縣工商聯(總商會)干部隊伍,集聚商會會員2203名。與七個直屬商會、十八個異地商會、二十個鎮級商會共同發力,共建共享“產業、資金、人才”回引平臺30個、駐外人才工作站9個,凝聚強大商會力量。瀘縣龍城商會創建成全國“四好商會”。
瀘縣堅持各界聚力,2023年全縣167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有32家非公企業參與,產業投資171.6億元。推薦優秀非公企業家188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力宣傳非公企業家在公益事業中的先進事跡,營造重商興商、親商愛商、護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2022年3月31日,四川省瀘州市全市園區統戰暨非公經濟“兩個健康”工作現場會在瀘縣召開。瀘縣現場交流了園區統戰工作與服務非公經濟“兩個健康”發展工作經驗。從非公企業入手,構建各種有利機制,極大地促進了非公經濟“兩個健康”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持續壯大。
瀘縣構建系統高效的政策扶持機制,出臺《瀘縣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瀘縣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條》《瀘縣惠企政策匯編》等政策文本,近三年累計兌現各類產業發展扶持資金2.7億元,2023年減稅降費及退稅9.6億元,惠及企業8.3萬戶(次)。
2023年6月,四川瀘縣3家非公企業成功入圍四川省“專精特新”重點企業名單和儲備企業名單,多家非公企業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瀘縣構建延鏈強鏈的產業幫扶機制,圍繞現代醫藥、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前沿產業,構建以“鏈長統籌、部門牽頭、專班服務”的產業生態鏈體系。2023年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家,創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283.6億元。
“24條政策清晰明了,一張小卡片讓我弄懂了政府的助企紓困政策,為我們送來了及時雨。”2022年6月,瀘縣深入非公企業發放“四川省助企紓困政策明白卡”,得到一致好評。
瀘縣構建助企紓困的閉環處理機制,印發《關于建立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工作落實機制的實施意見》《“有困難找工商聯”助力“兩個健康”優質服務行動方案》,建立服務瀘商“數字快車”“直通快車”等11項舉措,打通服務“兩個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8月16日,瀘縣召開貫徹落實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1+2”政策體系工作推進會。服務非公經濟“兩個健康”發展,營商環境是關鍵,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是底線。只有優化服務,營造良好氛圍,才能真正推動非公經濟“兩個健康”走深走實,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瀘縣優化政務服務,推廣政務服務“碼上辦”,推出152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一碼通”。“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川渝通辦”“西南五省通辦”各有側重,獲評四川省“川渝通辦”優質窗口,創成四川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示范縣。
2023年5月30日,四川瀘縣成功舉辦“金融好服務助力大發展”專場活動,進一步加強企業和金融機構溝通聯系,助推非公企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瀘縣優化金融服務,建立金融聯席會議制度,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居四川省前列。建立瀘縣信貸風險基金“龍城興園貸”,推進“酒城同心·金融速貸”,開展“瀘質貸”試點推廣,累計為50余家非公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近13億元。
瀘縣優化法治服務,多部門聯合行動、多措并舉、共同發力,織密織牢非公企業合規經營、合法權益維護的“防護網”。建立瀘縣建筑法律服務中心、非公企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非公企業法律服務中心等,創成首批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
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非公經濟的作用發揮。只有非公經濟“兩個健康”發展,非公企業體量不斷擴大,技術不斷創新,作用不斷彰顯,才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四川瀘縣積極探索非公經濟“兩個健康”新樣板,有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壯大發展了新質生產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