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5日電 (馮小珈 史晶晶)“以前垃圾都是丟露天垃圾桶,又臟又臭,現在有了這個智能設備,無需手動操作,既方便又衛生,滿滿的科技感,安逸得很!15日,家住廣元市利州區南河街道接官亭社區玉樹家園小區居民劉季春點贊道。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利州區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積極爭取省級城鄉發展專項資金365萬元,擬用于在主城區7個街道和寶輪鎮城區157個居民小區的300個垃圾分類投放點位實施智能化升級。目前已完成228臺智慧垃圾分類收集箱的安裝調試,其中49臺已順利完成現場驗收并免費交付使用。
此次亮相在各小區的智慧垃圾分類收集箱,設計科學、功能齊全,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進行分類放置,不同類別的垃圾桶顏色鮮明,便于居民識別。相比傳統的垃圾桶,智能垃圾分類箱配備了紅外智能感應,當居民走到箱體前時,箱蓋會自動開合,實現無接觸式垃圾投放。同時,箱體內配備殺菌除臭系統,能有效殺菌并凈化空氣;箱體外也設有紫外線滅蚊燈及夜間感應照明燈,能捕殺蚊蟲、方便居民夜間投放垃圾;垃圾桶旁還新增感應洗手臺,居民投放垃圾更衛生便利。
“智慧垃圾分類收集箱安裝過程中,我們倒排工期組建專班安排專人提前摸排對接各小區業主和物業,按每個小區實際情況逐一確定點位、合理布局,加快施工。預計今年6月前將300臺智慧垃圾分類收集箱安裝完成,讓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智慧化帶來的便利。”廣元市旅發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副經理李甫說。
近年來,廣元市利州區把垃圾分類宣傳作為常態化工作來抓,結合愛國衛生月、生態環境日等主題,進入居民小區、商業中心、學校等場所開展垃圾分類“一月一主題”集中宣傳活動。下一步,該區將垃圾分類工作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積極整合環衛工人、物業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參與垃圾分類治理,逐步完善垃圾分類收處運體系建設,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品質,讓垃圾分類升華為城市文明新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