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9日電 (孔繼紅)4月18日,一場“弘揚農村改革精神·五員共護天府糧倉”主題活動,在廣漢市金魚鎮稻香公園舉行,以進一步夯實保護耕地,守牢糧食安全底線責任,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活動由廣漢市農業農村局、廣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廣漢市金魚鎮人民政府主辦,特邀四川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中國農業大學校友會參加。
近年來,廣漢市始終堅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工作要求,金魚鎮作為“天府糧倉”核心產區,在繼承和弘揚農村改革精神的基礎上,率先探索建立了“五員共護天府糧倉”工作體系:引進“研究員”,校地合作破瓶頸;培育“農技員”,深入田間解難題;設置“測報員”,科學種田有依據;用好“耕保員”,整治非糧化、非農化;選好“監管員”,糧食安全有保障。通過整合“五員”力量,構建了“科技+人才+監管”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堅決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做出有益探索。
金魚鎮“五員”工作實行每屆任期一年,在“五員”代表發言環節,上一任農技員代表和耕保員代表分別上臺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我認為首先自我要在糧食生產上下功夫,抓高產,積極探索新思路。”農技員代表劉健說,“我們通過提供技術支持,為糧食高產打下牢實基礎,為農戶節約成本每畝增加收入100-150元。”
隨后,新一任的“五員”代表分別上臺受聘,并簽訂了《廉潔承諾書》。

金魚鎮作為廣漢國家現代農業園區主要承載地,肩負著保護糧食安全的重要使命。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金魚鎮與四川省中國農業大學校友會簽署了《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建立合作機制,圍繞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等方面,積極開展專題調研、產業咨詢、智庫服務、技術培訓等,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同時,農業科技專家與金魚鎮種植大戶結對,建立起“一對一”合作關系。四川農業大學代表吳永成教授、四川省農科院代表湯永祿研究員、四川省中國農業大學校友會帥世友秘書長和當地種植大戶結對,并將提供技術指導。農業專家現場為種植大戶們開展了一堂有關農業最新科技應用的知識講座。
據悉,近年來金魚鎮充分發揚改革精神,積極探索專家小院、職業農民、“五員”共護等制度,不斷推進現代農業發展。2024年,金魚鎮糧食播面6.78萬畝,總產糧食3.47萬噸,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超過95%,形成了八零耕夫、月灣好米、金禾隆等特色農業品牌,為守護糧食安全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接下來,金魚鎮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在“五員”的共同努力下,依靠院地合作的良好平臺支持,持續推動農業發展穩步前行,筑牢糧食安全基石,邁上新的臺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