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9日電 (宋成均)28日,宜賓市長寧縣委召開十五屆十四次全體會議,作出了《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長寧的決定》,傾力打造美麗中國長寧樣板,為美麗中國、美麗四川、美麗宜賓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寧縣委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積極搶抓“雙碳”戰略歷史機遇,深化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將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美麗長寧建設的長遠發展戰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長寧縣將按照“一年啟動、兩年成勢、三年見效、五年建成、十年精美”的思路,傾力打造美麗中國長寧樣板。到2027年,美麗長寧建設將取得初步成效,到2030年成效明顯,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面呈現文化美、產業美、生態美、環境美、城鎮美、鄉村美、交通美、治理美的“八個美麗”畫卷。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為打造天藍水碧的宜人環境,長寧縣將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在藍天保衛戰中,推進工業企業減排,加強精細化管控,強化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源綜合治理,深化揚塵污染綜合治理,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在碧水保衛戰中,統籌實施水環境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強長寧河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和雨污分流改造,強化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在凈土保衛戰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構建綠色低碳的宜業生態方面,長寧縣將科學發展新興產業,煥新升級傳統產業,合理布局綠色工業。積極搶占新興產業賽道,全面融入國家級頁巖氣開發示范區建設,加快構建新型儲能產業體系,探索布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同時,推進竹產業加工體系建設,優化白酒產業生態,推動傳統礦山轉型升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為建設和諧美麗的宜居家園,長寧縣將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城鎮和鄉村。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新能源應用,推進“無廢細胞”建設。建立健全小城鎮綜合整治長效機制,打造“五美”鄉鎮。高水平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和鄉村空間設計,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長寧縣將進一步擦亮特色鮮明的宜游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品質,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文旅服務質量。以建設竹生態特色旅游目的地為引領,鞏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成果,強化景區協作,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影響力。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開發高品質文化體驗及生態度假旅游產品,完善旅游智慧服務,凈化旅游市場環境。
眾人拾柴火焰高。長寧縣將構建科學高效的宜治體系,構建多元共治格局,強化生態環境治理創新能力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監管能力。健全領導責任體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整合優化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完善監測預報預警機制,推進“智慧”環保建設。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保障美麗長寧建設的順利推進,全力以赴加快美麗長寧建設,長寧縣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加強投入保障,凝聚建設力量,加強考核評價,完善評估機制,加強宣傳引導,促進社會監督。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長寧縣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