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是夏季應急安全志愿服務的重點。記者近日從團省委獲悉,截至8月31日,全省各級團組織通過天府青年云·志愿四川發布防汛相關志愿服務活動2945個、招募上崗青年志愿者2.9萬人次、服務時長22萬小時。四川廣大團員青年用實際行動為防汛減災工作貢獻了一份青春力量。
7方面著力 號召青年積極參與防汛救災
7月20日,雅安市漢源縣馬烈鄉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在災后應對中,團組織先后建立青年志愿者工作站15個、青青兒童樂園4個,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超過180場,服務群眾1200余人次。
這是四川省青年志愿者積極投入應急安全志愿服務防汛減災行動的一個縮影。
早在7月1日,一進入主汛期,團省委便啟動應急安全志愿服務防汛減災行動系列工作,第一時間向全省各級團組織下發《關于組織動員廣大團員青年投身防汛救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隱患排查、社會化動員等7個方面對相關工作作出部署,號召全省各級團組織、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防汛救災。
《通知》要求,全省各級團組織要加強應急值守,及時請示報告,組織動員基層團組織、團干部和團員青年在防汛抗旱第一線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受災地區團組織要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主動向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揮部門報到,開展失聯被困人員搜救、受災群眾安置、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等工作。同時,廣大團員青年和青年志愿者要結合“青春志愿·守護生命”項目,在受災地區有針對性地開展醫療防疫、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
在人員保障方面,《通知》提出廣泛組建青年突擊隊、志愿服務隊,動員應急管理、消防救援、水利、公安、民政、衛生健康、交通運輸、能源電力、通信等與救災工作密切相關行業的團員青年,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積極參與險情排查、搶險固堤、河道疏通、緊急疏散、物資轉運、后勤保障等任務。
“平戰結合”持續加強服務體系和隊伍建設
今年,四川共青團大力實施應急安全志愿服務賦能提升計劃,構建應急安全志愿服務“平戰結合”模式,通過“建立一項工作機制、打造十支核心隊伍、開展百場培訓演練、覆蓋服務千個社區”等方式,持續加強應急安全志愿服務體系和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
全省各地扎實開展相關工作——在成都,共青團成都市委組織應急安全志愿服務進社區,聯合屬地團組織在蒲江縣鶴山街道、成華小學、雙流區蓮花社區等開展多次山洪、地震、火災逃生等演練和防災減災知識科普活動,并依托成都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常態化開展活動;在雅安,共青團雅安市委將160家社會組織按服務類別分類,組建了特殊群體關愛、心理援助、聯合救災、志愿服務、婦女兒童發展等5個社會組織公益聯盟,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和實戰訓練,提升聯盟成員應急處突能力;在涼山州甘洛縣,當地團組織在建立青年志愿者儲備庫并實時更新的同時,深入村(社區)一線和災害易發區域,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向重點人群開展“敲門行動”,宣傳汛期安全防護、突發事件處置等相關知識……
賦能提升計劃的作用已開始顯現。在甘孜州雅江縣“6·10”泥石流、康定姑咱“8·03”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應對中,當地團組織積極組織應急安全志愿者參與物資管理、秩序維護、青少年關愛、災后恢復等多項志愿服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