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9日電 (段國海 郭紹波)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頭連著訴求,一頭連著責任,已然成為民生民怨的“傳聲筒”、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瀘州市納溪區始終將12345熱線辦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采取一系列創新工作舉措,切實解決民生難題,提升群眾幸福感。
催辦督辦,及時回應群眾關切。針對訴求問題涉及到職能部門邊界不清的“疑難件”,及時召集有關部門(單位),根據實際情形采取座談會商、現場督辦、線上催辦等方式,及時處辦訴求工單,確保群眾訴求有人管辦得快。4月23日,針對賢達錦繡御府小區維修建道路的訴求工單,召集永寧街道、住建、交通、自規和綜合執法等部門(單位)進行現場督辦,厘清責任,促進快速辦理。今年來,先后座談會商辦理3件、現場督辦2件、線上催辦147件。
聯動協同,高效解決群眾訴求。為提高企業群眾訴求辦理質效,始終秉承“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的理念,強化12345熱線與部門聯動協同,構建“精準轉派、多方聯動、高效協同、橫向到邊”的處置機制,與110、紀檢、檢察、綜合治理、信訪等建立聯動機制。特別是構建“12345熱線+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在堅持分級分層分類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重大矛盾糾紛直轉區綜治中心處置,簡易訴求分流至相關部門快速辦理,同步推送處置數據至綜治平臺,支撐全區矛盾態勢研判分析的同時,推動群眾訴求全周期閉環管理,熱線響應率、辦結率均達100%,滿意度達99%以上。實現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從“各自為政”到“集成作戰”、從“單一低效”到“優質高效”、從“試點盆景”到“治理風景”的轉變。
雙向反饋,推動“未訴先辦”。探索建立“熱線+社工”雙向反饋機制,依托社工組織網格陣地前置收集訴求,實現簡單問題現場化解,復雜訴求與12345熱線平臺雙向分流轉辦,辦理結果實時共享,實現矛盾糾紛源頭預防。依托“園區服務驛站”,先期收集企業群眾各類訴求,進行梳理分類處辦,對能現場回復的立即回復,對不能現場回復的訴求及時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線下溝通辦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