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 (廖桂華)近年來,西充縣深入貫徹南充市委“工業立市”戰略部署,始終將提振工業經濟擺在首要位置,通過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實施制造強縣戰略、開展新型工業化攻堅行動,持續夯實縣域發展根基。今年一月,該縣印發《千名干部助企服務活動工作方案》,以精準施策的務實舉措推動“力量向工業匯集、政策向工業聚焦、資源向工業傾斜”,為企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

“最近公司生產情況如何?還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協調解決?”近日,西充縣行政審批局助企服務工作隊深入該縣義興鎮的新川蒲食品科技(南充)有限公司生產一線調研,實地了解該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多虧了縣行政審批局的同志們現場辦公,我們僅用15天就完成了管道改建,避免了因長時間停工造成的經濟損失。”該公司廠長胡永繼望著高效運轉的生產線深有感觸。
作為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的重點企業,新川蒲食品科技(南充)有限公司年加工紅薯達4000噸。此前,該企業在擴建天然氣管道過程中面臨多部門審批及管線遷改難題。為此,西充縣行政審批局牽頭聯動縣住建局、天然氣公司等單位成立專班,第一時間進行現場踏勘,制定施工方案,協調材料供應,全程跟蹤指導,將2個月的工期壓縮至15天。“若延誤投產,公司每月至少損失700萬元,這條新增的60米管道不僅破解了用氣瓶頸,更增添了我們的發展信心。”胡永繼介紹,助企服務工作隊還先后解決了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變更、產品宣傳推廣及紅薯倉儲等系列問題。
同樣的助企服務故事也在其他企業不斷上演。西充縣市監局將知識產權保護、質量提升、標準制定等政策服務“打包上門”,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50余項,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個;西充縣稅務局幫助俊鑫電子學習掌握出口退稅政策要求及操作流程,便利該企業開展出口業務;臨江新區西充管委會協調金融機構,幫助正佳門窗深入了解融資續貸政策;西充縣委新聞報道組詳細了解順發米廠生產經營情況,向企業講解相關政策,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義興鎮為游好好公司開展務工人員招聘會,幫助企業緩解用工難題;常林鎮為轄區企業靈慧泉公司解決水源供給問題,使其成功投產,并全力培育該企業,計劃5月升規……
自活動啟動以來,西充縣構建起“縣級領導包聯+部門協同+鄉鎮聯動”的三級服務體系:31名縣級領導牽頭重點企業“一對一”幫扶;稅務、市監等部門主動上門送政策、解難題;鄉鎮干部深入一線協調用工用地……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1545”發展思路,全縣累計走訪規上工業企業114家、規下工業企業70家、市場主體421戶,收集政策落實、融資需求、配套服務等六大類135項問題。
一組組數據彰顯服務實效:1至4月,助力24家工業企業獲貸2.27億元;為60余家企業引進10余個行業專家及技能人才530余名;發放就業創業政策清單1000余份;指導4家企業申報省級“產業新賽道”專項補助資金902萬元;針對184家企業涉及到的就業服務、市場監管、辦理證件、廠區建設等共性問題,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下沉企業開展“政策進企”專項行動,以集成思維提升助企服務質效。
“‘千名干部助企服務’行動不僅拉近了黨委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距離,更有效激發了企業的發展潛能和信心。”西充縣經濟信息化和商務科技局副局長馮其治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活動成效,以點滴實效匯聚成優化營商環境的磅礴力量,以“全員抓工業、人人會服務”的魄力,推動營商環境從“政策優惠”向“制度創新”躍升,以服務“軟實力”鑄就發展“硬支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