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9日電 (劉小莉)29日,科創郫都·場景賦能——郫都區場景創新清單發布活動在成都科幻館舉行。活動現場發布郫都區場景創新需求清單,涵蓋政務端、企業端及國企端,共計32個創新場景,涉及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綠色食品、數字文旅等多個前沿領域。

政務端場景聚焦民生服務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升級。如區衛健局推薦的智慧中藥房場景,將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中藥處方全流程管控與信息公開,為民眾帶來便捷、透明的中藥健康服務;區教育局帶來的智慧黑板教育一體化示范應用場景,致力于提升教學質量,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
企業端場景緊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和產業升級。如德源街道東林村蒜稻基地蒜薹機器人采摘研發場景針對傳統蒜薹產業痛點,利用5G物聯網和區塊鏈溯源技術,大幅提升采摘效率和產品品質;東方電氣(成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氫能生態場景,則是為打造氫能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大力構建燃料電池及制氫、儲氫、加氫、氫能綜合利用企業集群,構筑氫能產業生態,推廣氫能業態品牌。
國企端場景重點關注城市服務和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如郫都全域綠色智慧化停車場將引入先進算法,實現智慧化管理和多元增值服務,提升市民停車體驗。郫都古蜀大場景VR沉浸式體驗項目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深度挖掘古蜀文化內涵,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傳播和旅游消費增長。
據悉,“十四五”以來,郫都區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翻一番,達到616家,研發投入強度突破4%,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26項,入選賽迪全國創新百強區,實現了科技力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這些成績為本次發布的創新場景落地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了保障場景創新工作的順利推進,活動同步發布了《助力郫都區場景創新建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10條扶持政策》,從多個維度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新產品培育方面,圍繞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綠色氫能等主導產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自主開發符合郫都區主導產業方向、擁有自主高價值有效發明專利、上市銷售不超過3年的新產品,單品年銷售收入達到200萬元的,按銷售收入的3%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對于企業產品通過國家、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認定的,按照國家、省、市支持金額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勇于突破關鍵技術,推出具有創新性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在技術創新支持上,政策鼓勵校企聯合技術攻關。對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的科技項目,若完成技術合同備案、合作金額超過50萬元且未經相關部門立項的科技項目,將根據實際發生費用的10%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一次性資助,單個企業年度最高不超過30萬元,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完)